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 经典的句子 > 李想谈平安与秦致汽车之家股权之争:难过但不痛苦

李想谈平安与秦致汽车之家股权之争:难过但不痛苦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李想谈平安与秦致汽车之家股权之争:难过但不痛苦

李想谈平安与秦致股权之争:站出来看,未必是坏事

2016年6月25日平安信托正式入主汽车之家成为最大股东,汽车之家原有管理层全部被清洗,紧接着6月26日,据汽车之家CEO秦致内部信,公司已召开临时董事会,他和汽车之家CFO钟奕祺将不再担任汽车之家相关职务,一时间,CEO和CFO双双被踢出局。

2016年6月27日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撰文,从股份竞购、换管理层、他的个人心态三方面发表了对于秦致与平安的股权之争的看法。

李想称,“我作为创始人和董事(我2015年6月30日离开汽车之家的管理团队,继续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见证了整个过程,我只描述我眼中的真相。仅代表我自己,不代表汽车之家以及任何利益相关方。”

李想表示,汽车之家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但是并不痛苦,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真爱(指的是车和家)。秦致和管理团队一定很痛苦,因为他被真爱抛弃了。

站出来看,未必是坏事。

就在今天下午,陆敏宣布受聘任汽车之家董事长兼CEO,陆在今日发给汽车之家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宣布了这一消息。

资料显示,陆敏曾任职过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是平安集团执行委员会常委,于2013年离职,被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涛接任。

陆敏表示,未来汽车之家的发展战略,一是按照既定的目标方向、政策不变,再上一个台阶;二是利用平安的丰富资源和金融优势,与之积极探索汽车租赁、信贷、保险等汽车金融业务,一、二手车交易以及车后服务等。

6月25日凌晨,开曼法院听证会当庭宣布撤销汽车之家“禁止令”、澳大利亚电信随后将更新的股东名册交给平安信托。至此,平安与澳大利亚电信顺利完成汽车之家的股份交割,平安以 16 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 47.4%的股权,正式成为汽车之家最大股东。

随后,汽车之家CEO秦致在给公司内部员工的邮件中表示,公司召开临时董事会,秦致和钟奕祺作为公司CEO和CFO被替换。

李想写的这篇文章全文整理出来,原文如下:

汽车之家新CEO的信息已经公布了,按照披露规范我也可以说了,免得大家和媒体都猜来猜去的。我作为创始人和董事(我2015年6月30日离开汽车之家的管理团队,继续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见证了整个过程,我只描述我眼中的真相。仅代表我自己,不代表汽车之家以及任何利益相关方。

三个主要段落,分别是:股份竞购、换管理层、我的心态。

股份竞购

大的层面上讲,秦致的本质并非是小股东或管理团队阻碍大股东进入,而是竞购澳电股份失败,这和万科还是有所不同的。澳洲电讯去年就有了卖出多数股权的想法,这部分股权也有几个目标买家,平安是其中一家,潜在买家早期也都和管理团队有接触。去年的股价还是偏高,秦致代表的管理团队也没有购买的意向,因为确实很难拿出这么多钱。随着中概股整体走弱,澳电卖股的价格也在下降,加上有了一个回归A股的通道,况且汽车之家确实是一个优质的资产,股价也不贵,筹划这笔钱也变得有可能。

所以秦致搞定了几个大牌资本,支持秦致,参与购买和私有化的竞标。这几个大牌资本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信息上也有披露,绝对不会在公开市场上拿这个当儿戏。

但是,时间点上来看,多少有点晚了,澳电的一个完整财年是到6月30日,所以澳电非常有动力在6月30日之前完成交易和交割,从澳电的角度来看,平安确实会是一个时间上更稳定的选择,虽然不是一个出价更好的选择。就和2008年6月29日澳电战略投资汽车之家一个道理,这个时间点很重要。

中间发生的各种事宜,也都是和竞购相关的。但是,竞购失败了。

换管理层

秦致决定竞购的时候,我问过他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竞购失败了你认为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他说:我走人。我认为秦致的职业操守没有任何问题,很早也明白了自己选择可能会出现的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以及代价。

更换澳电董事成员的临时董事会上,一切都很顺利,澳电的五个董事席位更换为平安派驻的董事,包括更换CEO和CFO(CEO和CFO需要董事会批准,更换其余的高管CEO可以决定)。无论是作为董事、股东、还是管理者、创始人(这里额外补充一下,秦致是名副其实的汽车之家三个创始人之一,李想、樊铮、秦致,因为汽车之家的企业文化是秦致来了以后建立的,这个相当重要,在此之前汽车之家只有基本的产品和用户运营,还有特别离谱的拼劲),秦致在董事会上都表现的非常职业,也针对交接工作和新CEO陆敏有非常深入的沟通。

至于是说被干掉还是主动辞职,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我也理解平安的选择,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平安成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大股东以后,几乎第一件事情都是从更换管理团队开始。这是一种选择,不存在什么是非对错。就和汽车之家合并车168的时候类似,车168的团队只能选择汽车之家的文化,要么留下,要么走人,这些都是很残酷。

澳电更像是一个战略投资者来对待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上市公司团队里不存在任何一名澳电的员工和前员工。这个同样没有对错,都是企业风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