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 经典的句子 > 80后妈妈婚姻家庭感悟:同一屋檐下的50、80、10后

80后妈妈婚姻家庭感悟:同一屋檐下的50、80、10后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W 次

80后妈妈婚姻家庭感悟:同一屋檐下的50、80、10后


署名“徽仪”的一位80后妈妈分享的一篇关于家庭,关于育儿和教育的感悟文章:同一屋檐下的50、80、10后

如果没有身边两个熊孩子,我和父母的缘分大概就像龙应台说的“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背影中渐行渐远”,一年到头只有过节放假才草草相聚,还没熟悉就又到了离别。

远行·再聚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我们全家欢欣鼓舞,只有我娘亲,偷偷跑到厨房里背着我抹眼泪。孩童逐渐长大自立,少年离开家乡求学,每次分离最伤感的都是母亲这个角色。

从那一年离开家乡,已经十年。大江南北,飘洋过海,待我安定下来,决定建一个小窝时,像众千万有志青年一样,我没有选择自己的家乡。

而后,就是比读书时更少的电话,更少的回家,就在某次“懒得解释”,某次“不被理解”后,我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成长和父母的老去,再也找不回童年依恋的感觉。我和父母开始生疏了,在时间和空间面前,再亲密的关系都脆弱无力。

直到有一天,10后出现了。

“妈,我怀孕了。”我有点忐忑,就像小时候犯错误一样。

“……”电话那头先是一片沉默,而后是批评我没有做好措施,末了,“没关系。生下来,我帮你。”每一次,最关键的时候都是这样一句“没关系”。

就这样,10后的出现,把快要生疏的娘亲拉进了我的生活。随后,退休的婆婆也加入了养娃大业,和我娘亲轮流驻场,轰轰烈烈地扛起了生活的大旗。

我家顿时热闹起来。由小两口之家忽然升级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祖孙三代。

从此,我和娘亲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又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了。

五零·八零

在料理家务和带娃方面,我永远不是娘亲和婆婆的对手。我在厨房对着一个菜谱捣鼓半天,也不如妈妈婆婆三下五除二做的好吃;孩子哪儿不舒服了,着急上火地翻遍了育儿圣经,也不如妈妈婆婆气定神闲地端出个土方子来的效果好;我可以轻松海淘各种最时髦的玩具,却无法像妈妈婆婆那样耐心地陪着娃玩上一整天。

她们来之前,我以为自己已经是个成熟的大人了;她们来之后,我却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小孩,依然离不开父母的羽翼。

我们这代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衣食无忧,洗衣做饭从不需我们插手。在高考指挥棒下,一切行动以学习为重。我们曾一厢情愿地相信,高分就是光明未来的通行证,把青春热血付诸于台灯下的不眠夜时,却无暇顾及生活技能和健身运动。

也许,在高考指挥棒之上,还有儒家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像一幅画的基色调,影响着每个人对社会分工最原始的态度:重学习,轻劳动,重思想,轻行动。必须承认,我们从心底瞧不上“低级”劳作。

然而现实却像一记耳光,打得我们满脸火辣。进入社会后,我们尴尬的发现,课堂上的东西基本没用,生活的常识却基本为零。

眼高手低,是80后这代人走入社会时的集体形象。

而娘亲和婆婆那代50末、60初,一家少有两三个,多至八九个,她们的童年是由兄弟姐妹组成的“丛林社会”,她们的父母疲于奔波养家,基本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种放养让她们年纪小小就独当一面,洗衣做饭带弟弟妹妹,练就了满身童子功。

作为红旗下的蛋,50后的成长充满坎坷,大字报、武斗、上山下乡、计划生育、下岗再就业,一个都没落下,读书的黄金时间都付诸流水。有多少人曾暗自神伤,感叹生不逢时,又在心底暗下决心,要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不受生活之苦,安心读书。

于是,我们成了她们的理想。

50后的一代人,在混乱的幼年,动荡的青年,辛苦的中年后,日子终于开始红火,生活逐渐走向滋润,却始终潇洒不起来。她们一辈子的关键词是孩子:补课升学、房子车子、相亲就业、孙子孙女。

孩子是她们的铠甲,也是她们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