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 经典的句子 > 《流浪地球》迫使父母思考4个问题,尤其是父亲!

《流浪地球》迫使父母思考4个问题,尤其是父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9W 次

春节期间,朋友圈里除了晒美食、晒美景,晒得最多的就属《流浪地球》的打卡和影评了。前两天,赶在开工之前,小博也进电影院感受了这部号称最硬核的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迫使父母思考4个问题,尤其是父亲!

除了燃、赞、震撼!小博最大的感受是,这还是一部很好的亲子教育片,影片中有几个关系到亲子教育的问题,很值得父母们细细品味。

问题一:父母该怎样消除孩子的误解?

影片最开始的一幕是温馨的。刘培强和小刘启通过望远镜观察星空,尽管那时人类已开始着手带着自己的星球去流浪,尽管刘培强已经作出了放弃妻子、飞向太空,为儿子争取生存机会的决定。但是对少不经事的小刘启而言,这个时候自己身边仍有爸爸和姥爷的陪伴,爸爸在不久之后也不过是去执行任务而已,如果想他了,只要数一二三,抬头就能看到他。

然而,时间推移到17年后,这一幕温馨被完全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刘启的全家福上甚至挖去了爸爸的脸。而他也选择在爸爸即将退役归来的时刻离家出走。紧接着,是通话时的怒吼、憎恨,让人不禁想问,这1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刘启把妈妈的死归咎于爸爸,再加上自己17年来也从未能抬头看到星星,看到爸爸,他认为爸爸骗了自己,抛弃了自己。所以一直对爸爸怀恨在心。

最后,刘培强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来拯救地球,儿子才真正明白他,彻底消除误解。

这样的生离死别,在现实中并不多见,但父母和孩子的误解却常有,要怎么消除呢?

尽管刘培强与刘启天地相隔,但在刘启离家出走前,至少通讯是顺畅的。为什么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他都没能解开儿子的这个心结?从影片中看,刘培强很爱他的儿子,遇事首先想到远在地球上的儿子,但他真正懂自己的儿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他并没有与他进行过一次有效的沟通。如果他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儿子进行一次平等的、交心的对话,相信已经21岁的儿子也能明白他的苦衷。

问题二:隔代教育能否满足成长需要?

说实话,尽管刘启最终在片中的人设是个拯救地球的英雄,但小博并不喜欢他。他冲动、戾气重,做事不计后果。他破坏学校电路,从课堂带走妹妹,在黑市买服装混上地面,还怂恿妹妹偷姥爷的车卡,然后开启了自己也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的旅行

他满嘴脏话,管姥爷叫“老东西”,拒绝和爸爸通话。而在他的影响下,妹妹朵朵也很叛逆,上课嚼口香糖,对老师、同学充满不屑,胆大妄为、逃课……

从姥爷来“捞人”时的反应看,他是拿这两个孩子完全没办法的。对刘启和朵朵而言,他们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农村里的“留守儿童”。

和刘培强一样,“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带着“我为你好”“为你创造更好的条件”的理由离开了家,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然而,隔代教育终究是无法满足成长需要的,老人能做的也仅仅只是照看而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往往无能为力。

问题三: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规则”?

在电影院时,小博庆幸没带着孩子一起来看电影,因为如果孩子揪着其中的一些细节问为什么,小博会很难回答。

比如,刘启和朵朵是通过非法手段来到地面的,但他们最后拯救了地球,那么,他们一开始做得到底对不对?再比如,刘启无视交通安全提示,盗用车卡无证驾驶,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鼓励?在刘启、朵朵,甚至是刘培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很多不遵守规则的地方,他们打破规则,最后找到了希望,可是如果任谁都这么做,制定规则的意义又何在呢?

在这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因为打破规则,他们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因为刘启和朵朵的离家出走,姥爷离开了。因为刘培强强行中职休眠模式并不服从莫斯的安排,所以他最终付出了生命。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不能死守规则,但也不能轻易打破规则。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提醒孩子。

问题四: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担当责任?

影片中,男主遇事第一反应就是责怪他人,比如片尾开车撞了却怪坐在后座的李一一,虽说只是最后导演想搞笑一下,但真符合他从头到尾的人设!

姥爷去世了,刘启口口声声喊的是要找救援队队长王磊算账,却没有意识到如果自己不离家出走,乖乖待在地下城,姥爷就不会出事。而在决定去苏威拉西之前,他心里只想着带朵朵回家,对于救援队拯救更多人的任务,完全没有半点儿使命感。

也许有人会认为小博太苛求了,刘启还只是个孩子,把拯救地球的责任感强加给他无疑太过于沉重。但小博想说,如果对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21岁的男孩子,父母应该在日常的点滴中早早地告诉他做事得考虑后果,得知道大是大非,而不能寄希望于在付出惨痛代价后的顿悟。

所以说,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地球即将毁灭的将来,教育的原理始终不变,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