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 经典的句子 > 消失的爱人,导致离婚的原因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消失的爱人,导致离婚的原因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W 次

消失的爱人,导致离婚的原因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上刘丹青关于80后婚姻爱情的文章:消失的爱人,80后离婚现象调查。尽管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但还是从头读到尾,一篇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好文。从完全不同的两个家庭走出来的两个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却因为家庭琐事最终分道扬镳,所谓的爱情最后成了一地鸡毛。套用马伊?的话说:“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听听当事人双方各自的说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以下是作者的原文:

没有孩子之前,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可有了孩子就不同了,两人顾不过来,难免请来父母,男方生在北京,女方生在无锡,两个家庭的习惯、经济条件、家庭模式处处不同。所有的小事都会引来误解,一切沟通都成了鸡同鸭讲。

他们是一对走在街上会有回头率的夫妻。男人风趣,摄影师,拍一手好照片。女人漂亮高挑。两人都很坦率,性格天真热烈。

但他们要离婚了。

这发生在他们婚后第6年,这一年他们36岁,有了一个2岁的小生命。他的名字里含有爸爸妈妈的姓氏,可也正是这一年,这个小家庭全部的矛盾,因这孩子的到来并持续累积,最终全部爆发出来。

没有孩子之前,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可有了孩子就不同了,两人顾不过来,难免请来父母,男方生在北京,女方生在无锡,两个家庭的习惯、经济条件、家庭模式处处不同。所有的小事都会引来误解,一切沟通都成了鸡同鸭讲。

他们互相关照但又充满指责,过同一种生活却有两个节奏。双方的情绪、对同一件事的理解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逐渐成了一对亲密的陌生人。

他说:

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2007年冬天,我在一个剧组做美术指导,去东北看景。天太冷,每天凌晨四点多出门看光线,无聊上网,刚好碰到一个女孩跟我听同一个音乐频率。这个频率听得人不多。那感觉就好像你正好走在一个胡同里,迎面来了一个人。我们像朋友似的随随便便见了个面,她28岁,与我同年,看起来像个女朋克,漂亮、个儿高、长头发,我当时是外貌协会,喜欢那样的。她挺紧张,从她的反馈里,我觉得我对她好像挺重要。

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最初表现出的自己都跟真实的自己有很大反差。她外表很酷,但其实是个挺典型的南方女孩,外表追求潇洒,内心充满现实矛盾,革命不彻底,又没法自我觉醒。我也不是像表现出的天天说段子逗趣儿,其实平时我挺苦闷。

我们过了几个月天堂一样的日子。不久她突然放弃上海画廊的工作,跑到北京找我,让我去接她。我有点意外,但很快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我想我也就这德性了,一个女孩这么贴上来,这么想跟你在一起,那就在一起吧。当时她给我的感觉是很主动,很喜欢我,做饭好吃,粘人。

我有个弱点,对条件特好的我会自卑,会主动放弃。我在感情里从来不是很自信,很少主动去找,然后向对方表白说:我看上你了,我们谈谈。我担心走入婚姻之后,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暴露出来,对方会看不上我。

最初她投入的程度比我要多。她从同济大学毕业,之前结过一次婚,跟大学同学恋爱五年,结婚一个月就离了。原因是另一方比较投入,而她的个性、生活非常消极。那时我年轻,对婚姻没有概念,觉得有感情就好,完全没有意识到到她可能会把第一段婚姻里的问题带入我们的婚姻。她对我讲起她第一段婚姻时非常坦诚,并没有袒护自己。我觉得她起码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于是不久后我们见了家长,我感到自己越来越投入了。

后来我仔细推究,我当时的表现,多少也是因为我受到了胁迫。如果当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她没有为我放弃另一个城市里的工作,很简单的关系,也许就分手了。那时我周围女孩很多。

恋爱期里,有一个阶段双方是用优点跟对方相处的。我们最好的阶段只有最初那么几十天。那阵子每次出差我都带着她,云南、海南、广东、厦门,中国那几个稍微好点的地儿都带她去了。我作为一个摄影师的生活状态对她来说很新鲜。我们重合的部分并不多,顶多会听些共同喜欢的音乐,偶尔聊聊艺术。我拍的片子她挺欣赏,但我对别人的认同总是怀有戒心。

最好状态总是有期限的。你只展示了A面,没有B面,可婚姻是看这个B面是否合适。她理解的感情关系是这样的:一旦对方对她产生了感情,那么不管她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别人都不抛弃她,这才是爱。基于这种想法,两个人关系稳定之后她就不再维持,在这个关系里面越来越任性。

那段时间我们还没结婚,但已经开始争吵。过了热恋期,彼此用真实面目交往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她喜欢看美剧、逛淘宝,限制我花钱限制得很厉害,那时她在北京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我并没有因为养家而有话语权,我是个冤大头。她挺浑,拿我的钱,同时又是强势的一方。我这人不在乎钱,但让我真正难以接受的是她的脾气,说什么都能急起来。

就在我们磕磕绊绊的时候她怀孕了。我非常想把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可她打掉了。我想不通她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不想跟我在一块,要不干吗不把孩子留下?我感到了她防御和有所保留的状态。那次之后我俩心里都有点疙疙瘩瘩,互相有了不信任的感觉。

孩子流掉那会儿,加上前前后后的争吵,我们几乎处在了分手的边缘,她也找了备胎,那个追她的男孩子一直找到我们租的房子里来。我很反感,我就说你要不就跟我结婚,跟他分手;要不你就跟他走。但奇怪的是,我以为她会选择分开,可她反而留下来了。我也没过多计较她找备胎的事。我总会想起她抛弃了上海的工作来北京找我——她在北京只有我,谁都不认识,我对她有责任。

于是我们结婚了。

不受祝福的婚姻

那是2009年,我们交往两年以后。过后我想,她可能是想通过跟我结婚来表示诚意,或者一种后悔,我不知道。可以说,结婚时,我们双方都没有想得很清楚。关于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几乎没有自我意识。从那以后,两个性格残疾的人就在一起了,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之前,结婚这事儿一直是她在提,她30岁,觉得自己不小了,可她家里非常反对。我们第一次去她家,我把给她拍的照片拿给她爸看,说:多漂亮。“当然漂亮了,”他爸说,“跟电影明星似的。”我没有料到他说完这句,突然恶狠狠地转向她:“你现在丑死了,而且傻!”他想说她女儿选择我是个错误。

她怕她爸爸,并没有为我辩护。我没顶撞,但很难受,在他家那几天,哪怕电视里蹦出一个房地产的镜头,他爸爸都会问我一句:你们什么时候有房子?我说我现在还没有,但我有能力给她这个东西。“我怎么没看出你有能力?”于是我不说话了。

南方的冬天阴冷,我待得难受,出来走走。正值春节,小城市好多店都关了,只有人民医院开着门,我就在门诊大厅一坐一下午。

我觉得婚姻这东西被中国人异化了,变成一个经济属性的东西。我们都说,婚姻是应该以爱情为基础的,可现实不是那样。现实的婚姻反而是在看爱情以外的那些条件是否匹配。我当时没什么钱,俩人在北京租房子住。婚前她妈来看了一眼,说:住这样就别结婚了。很不客气。

作为一个男人,我有点被激到了。我说,是你们要结婚,又嫌我这个那个,对人基本尊重都没有。我声音大了点儿,说完就走了,她和她妈哭着追出来。

一般婚前双方家长要见面。我爸问我要不要去她家提亲。我说算了,怕他爸说得太难听。我们没办婚礼——没什么可办的,我们在一起不受祝福。我当时没觉得不受祝福有什么大不了,可经过这么多年我才明白,如果你的父母兄弟不祝福你,你就要想办法先获得他们的祝福再结婚,否则他们都会在你将来的婚姻里形成阻碍。

婚后,她不再工作。她对北京还是不适应,也没有找到好的机会。于是慢慢地,她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我身上。我跟女同事吃顿饭她都会查很紧,用手机给我定位。我让她定了一两个月,她每天看着我在家附近哪条路上往回移动。有次饭桌上,我说医院一个按摩小姐挺好,我妹夫也在,开玩笑说我们饭桌上不谈这个话题,她腾就火了:“为什么不谈?”马上凶起来,我们所有人都在打圆场,说这就是个玩笑,可她真生气了。

她一直在留心什么人对我有意思。那时我的注意力早就不在这上面了。谁对谁有意思,20岁的男孩还可能在乎,我已经过了那个年龄。我跟她解释,但她不信。我们两三天吵一次,过后没人道歉,再提又吵一架。

我的收入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结婚前我原有一个摄影工作室,在宋庄,面积挺大,120平方米。我让她搬过去一块住,她不喜欢,因为那是农村,地段差,周围什么都没有,不如家里舒服。我把我的理想都放在工作室上面,但我的工作室不挣钱,她觉得这不挣反赔,让我把它退掉。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非常难的放弃。没有了工作室,我的全部认同只能来自于眼下这份糊口的工作,一旦工作不顺利就会崩溃,会不停地想:我干的是什么狗屁事?自我否定,状态非常不好。她不理解,用她的世界观来套我:人人都工作,也没像你那么痛苦。我没有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成功人士,就跟抽烟似的,摄影对我是一个习惯,一个瘾。

我不是计较工资的人,多几千少几千我不在乎。她最初喜欢我艺术气质的这一面,可真过到一起,这点就成了她不能忍耐的东西。本质上她还是想要一个过日子的人,陪她逛超市、逛公园,看美剧、上淘宝。我讨厌商品,觉得那东西会变成一种认知障碍,让你执迷,产生欲望。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我带她去过,在北川的废墟那几天,她觉得人这么轻易就死了,今天还是很重要的。但平时她没有这种反省,被一些执念左右。

后来我卖了工作室。工作不顺心,有时会叹气。她很嫌弃:你干吗老叹气?我于是不说话了,也没跟她吵,但心里很难受。她并不理解,反问我:怎么偏偏是你老遇到这样的事?别人怎么就没事呢?

我是做媒体的,我说这个行业现在就这个问题,这种焦虑是传导的,如果大家都挣钱、都happy的话OK,从老板起这行压力就特大,它一级一级传递下来,整个行业就透着一股要死的情绪,可她不理解。顺的时候我也不是这样,刚干时我也很牛,那时这行收入还凑和,社会地位也可以。2005年我在一个主流都市报工作,平均下来一个月近一万块,那时打车才一块二,凤凰城9000块一平方米,你一个月工资可以买一平方米。

我爽过几年,干得顺,那时感觉这行是有尊严的。现在也有很多媒体人收入不菲,可是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摄影记者、传媒人,我觉得我是摄影师,我的自我认同不在媒体这里,所以我走不了媒体人发家致富的路,更不喜欢公司里乱七八糟的事。我注定只能做个手艺人。

她觉得工作就是工作,普普通通就可以,可我没这个中间状态,要么认真干,要么不干,这也算一种缺点。一旦你想好好做事,家庭生活就会被挤掉很多。

我们因为钱的问题老吵架,我不理解。如果说钱特多吵也可以,没钱吵什么呢?我们吵架,大部分是因为她希望每件事都控制:去超市应该买这个豆芽还是那个豆芽。我看到一个芒果想吃,她觉得太贵了不让买。

我在这个婚姻里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少,几乎变成一个浑浑噩噩的蚁族了。有时人在一段感情里面,会被剥削得很厉害,却很长一段时间觉察不出来,直到到了一个临界点才会觉得:我这是在干吗?人都是自私和趋利避害的。她没有给我家的感觉,一直是一种对抗的状态。我感觉她一直在搞心理建设,比如一直做着离婚的准备——而这会表现出来。我有时候也跟她开玩笑:你要不是我儿子他妈我早把你轰走了。她脾气好时也能听进去,笑一下,但不改。

其实好多感情都不对等。所以要我说,婚姻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契约,把感情扔一边,谈工资,看“企业”长远发展,你可以很热爱婚姻这个“工作”,但你也要能从这个“工作”里面得到好处。我觉得婚姻这个程序有点问题——你不能先谈恋爱再结婚,走从感情到实际的路线,应该先从实际出发,婚恋网站那种最好。所谓视听皆障碍。

那段时间,我们因为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分居了:床软,如果我翻身吵醒她,她脾气就会特别大。我不敢翻身,僵着浑身难受,腰一直疼。我说要不你跟我睡另一个硬点的床,她不肯,这么点小事她都不肯有一点点妥协,为这个床就分居了。其实那时她已经有了轻度抑郁的症状,烦躁,没耐心,但当时我们谁都没有察觉到。

我们都有过出轨的经历,我一次,她一次,这很无奈。如果你的婚姻有了警报,那出轨几乎就是个常态,剩下就是你怎么面对它的问题。25岁时,男人会有道德洁癖,觉得感情应该互相忠贞,会因此与对方决裂。可35岁的人不会。你会理解对方为什么有这种情感诉求,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对那次出轨她不肯承认,我们因此吵架她回了上海,撂下一句: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这种态度伤害了我,我想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坦诚了。

因为消极的生活、不停地争吵,以及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离婚了。那是我们第一次离婚,走了法律程序,离完她没有搬出去,我们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不过是两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