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职场故事 > 职场:别强迫自己取悦别人,不当好人真的没关系

职场:别强迫自己取悦别人,不当好人真的没关系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W 次

1、哥们儿打电话来,要小伟周末帮着去练摊,可是小伟为了完成手上的那份重要工作,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星期,他多么希望这个周末能在家中好好休息一下啊,但是面对朋友的请求,小伟就是无法开口说不。

职场:别强迫自己取悦别人,不当好人真的没关系

2、微微并不是个喜欢热闹的女孩儿,她觉得整天聚会聚餐实在是浪费时间,但是他的男友却在这方面非常活跃,并且总是要求微微陪他一起去应酬。今天是男友同事的欢送会,明天是男友哥们儿的生日宴,微微实在不胜其烦,不想再去当花瓶,她想在家里静静地听音乐、看杂志,但是这样,男朋友一定会不高兴,虽然心里极不愿意,她还是选择陪他一起去应酬。

3、公司的小李和小张,同样的岗位,一个整天无所事事,一个是忙得不可开交。爱偷懒的领导总是把大大小小的任务让小张做,因为小李会“反抗”,小张却不会。

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

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永远无法开口说那个“不”字,因为不想让别人失望,不想给别人留下坏印象,所以只能一味地取悦别人,乃至被“好人”的虚名压得喘不过气来。

从心理学上说,习惯性地取悦别人是一种强迫行为,这种取悦倾向除了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压力之外,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情绪失控、身心失调。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习惯取悦别人?

人的本性趋向于寻求他人的赞美和肯定,尤其对于有威望或有控制力的对象(如父母、老师、上司、名人名流等),他们的赞美肯定更加重要。取悦者会沉迷于取悦行为所换得的肯定,这很好解释,如果某件事让人有了愉悦的体会,那他就可能持续做这件事,以便继续维持这种美好的感觉。

一般而言,取悦型人格形成于生命早期。当我们还是孩童时,父母、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大部分孩子会试图取悦父母、老师,以获得肯定、安全感。这种看似和谐的关系,有时却会因为父母、老师的偏执而变调。如果是父母、老师以此作为奖励—当小孩的行为举止能够让自己满意时,就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夸赞,否则就将爱收回,就等于将小孩推上了取悦者的道路,这种条件式的关爱对于小孩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些人长大以后,会对人际关系形成不正确的认知,认为别人的需求、期望比自己的需求、意愿更重要。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让别人感到失望。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别人视为优先是一种自私行为,而自私的人肯定不会得到别人的关爱。取悦者认为,必须不断做很多事情来取悦别人,这样别人就会喜欢自己、肯定自己。

这种不对等的人际关系,使得取悦者本身的生活也随之发生错位,而事实上,没有人可以让所有人满意,人际关系最好的平衡状态,是施与受兼备,行事以自我为本位,跟所谓的自私,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取悦者要脱离这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认识到:不做“好人”真的没关系。

也就是说,当事者需要构筑新的自我观念,要告诉自己:我的需要、期望和意见,与别人的同样重要。应该让别人知道,你也有需求,让他们知道,你没有义务来帮他们满足这些需求。

在职场中,敢说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不与人争并不代表你就是对的。再者,好人并非委屈求全,永远记住,别人不一定买你的账,承你的情。

做自己,懂得说不,你强迫自己去取悦别人的嘴脸,真的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