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职场故事 >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都有哪些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都有哪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4K 次

创业教育要想从理念变成实践,使大学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需要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构建创业教育体系、重视创业教育师资和注重创业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都有哪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不过是就业、考研、出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均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树立起既可就业也可创业,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高校要在新生入校时,就及时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以及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唤醒其创业意识,点燃其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既注重挖掘自身潜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又能根据所学专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弥补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主动适应职业要求,转变传统择业、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创造辉煌的观念,积极地学习求职就业、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他们的创业潜能,鼓励他们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促使学生要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二)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创业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尤为重要。必须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和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把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一是把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注重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二是把强调知识的严谨、系统与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三是把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强调学生独立与开拓结合起来;四是把强调求实的作风与追求大胆设想的风格结合起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塑造,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在心中播下如何去发现和创造、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多财富的种子,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是一种推动的“源泉”。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能力展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操作技能,比如请有关政府机关的负责人讲授纳税程序、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特种行业管理等等。组织专家学者答疑,开办经典案例分析讲座,让学生掌握实战的经验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倡导各类大学甚至中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并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密切企业、社会和学校的联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包括创业学课程的普遍开设、本科和研究生创业管理专业的设立,还应包括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的建立;不仅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应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就目前而言,高校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指导纳入教学计划,适时开展系列讲座,组织开展创业模拟等活动;制定有关政策,创建宽松的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师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期内申请先创业、就业,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在学科建设上,提倡多学科交叉协作,加强“通才”培养,为创业教育打下基础;加强对创业基地建设投入,建立实验实训中心和创业基地,为各专业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提供场所;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这样的教育效果更直观、生动,更能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四)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该有所改造。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有过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五)注重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是创业素质形成、发展和提高的现实条件,是使创业能力外显的中介与媒体,是发展学生开创型个性,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开发和释放各种潜能,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可以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鼓励广大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体会创业的艰辛与乐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广泛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创业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分析他们自身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进一步完善“3+1”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前三年完成课程学习,第四年以准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科研或技术推广,或到企业接受挂职锻炼,必要时再返校学习,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依托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主动增加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主动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的创业成果尽快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