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家的意义,离家以后更能体会

家的意义,离家以后更能体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76K 次

家的意义,离家以后更能体会

家的意义,离家以后更能体会

作者:吴钧尧

孩子有很多的第一堂课,顶重要的一门是背出地址。“来,新北市三重区五华街……”你睁大眼睛,长睫毛闪动,地理与区域对你而言,还不具备意义,但这是一个定位,只要“定”住它在脑海,就不惧人生风雨。

我用糖果吸引、以玩具鼓舞,但是地址如此干燥,又怎能播种发苗?后来发觉威吓这招管用,万一你有一天走失了,得跟好心的叔叔、阿姨以及公安,说清楚你住哪里,好方便他们送你回家。

我没特别强调走失的严重性,但孩子的保护本能启动,他知道走失,不只是走失了。你能背诵住家地址这事,像个特殊技能,在我们的要求下,一次一次表演。直到一个分水岭,你学会更多技能,演员与观众都腻了,背诵停止,而我们知道住家的地址,已成为你的锚。

孩子,随着你的长大,我忽然想起教导孩子记忆地址这事,是否也在暗示,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居所?在大学任教,曾与学生讨论,孩子与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不过短短十余年,随机调查,让离家住校的举手。一班五十多人,只有少数沉默。

一个迁徙的人,跟家联系又来得少。我虽不记得,但相信在我小时候,父母、兄姊,必也喃喃教我背诵“昔果山七号”。它,扼要、精简,我该能很快记忆,大约也没有什么机会表演。孩子,家的意义,常常是你离家以后,才慢慢滋生抽长,我还住在老家时,“昔果山七号”曾是收取信件的居所。

大姊、二姊以及大哥,率先远渡台湾,女生在桃园南崁加工区上班,男生则学车床。一个乳牙刚退、臼齿未发的年岁,他们都必须匆匆长大,与台湾社会一齐滚动。夜跟人,都很深很静的时候,他们想起“昔果山七号”。在朗朗的日头中,我负责朗读兄姊的信件,屋檐下,有凉凉荫影以及母亲踩动缝纫车的答答声。我还常听见,海涛轰轰就在山头后,树吟咻咻,彷佛耳畔叹息。甚且,他们也是眼睛,帮我读懂字义下的字意。

孩子你问,“伯父与姑姑,当时才多大呀,能够上班吗?”孩子,在经济起飞的劳苦年代,童工大量采用了,政府跟资方看不到那个“童”字,倒大方接收廉价的劳力。兄姊们的工作乏味,但人人都愿意忍受,因为没有比逃离惨淡农村更要紧的事情了。他们一方面怀念,一方面远离,他们的信件都有共同的结束语:“勿念”。勿念,是更多的想念,是更多的信件寄来“昔果山七号”。

已经忘了三姊也踏上台湾,成为布料、塑料玩具的生产部队时,我与父母以及弟弟,怎么支撑春耕、秋收。玉米熟成时,长紫黑色胡须,它们排排站,与风微舞,是一群扮老的少年。花生开黄色花蕊,它们长出的虫也是黄色的,触角两只与斑斓的身躯,像神话里的龙,但是升天不易,只得下凡当虫,并时常惹得我跟弟弟心惊胆跳。

后来有一天,是我寄信回“昔果山七号”。父母亲举债、标会,买了三重埔一间简陋公寓,六十平方米不到的房,匆促以木板隔了四间,客厅简易装潢为时兴的酒柜,成为金门酒厂的小小展列。周末放假时,兄姊都回来,一家八口不再需要搭乘军舰,巅簸一天一夜,才得以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