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历史典故 > 民国公子张伯驹:才高情妙,舍命收藏,千金散尽捐国家

民国公子张伯驹:才高情妙,舍命收藏,千金散尽捐国家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5W 次

民国公子张伯驹:才高情妙,舍命收藏,千金散尽捐国家

张伯驹的一生:才高情妙,舍命收藏,千金散尽捐国家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肆意汪洋,淡然如水,随性如风。

他才高情妙,却倾心青楼女子,年轻时富贵无双,一掷千金,后散尽家财,收藏古书字画,全部捐献给国家,晚年却过的却凄风苦雨,落魄不堪,一无粮票,二无户口,老死在一间破旧老屋中,他便是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

身处乱世,国内许多的皇家珍藏文物流落民间,张伯驹深知这样的稀世珍品,一旦流落海外,便再也没有回国的可能,于是左右奔波,购置收藏,甚至不惜,变卖产业,只为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能留在我们这块土地。

他为文物不至于流落海外,舍命收藏,千金散去,举债累累,初心不忘,他在自己的书中说道,“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续”,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被称为”天下第一帖“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草书》,李白《上阳台贴》,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他捐献给故宫的精品,单是《丛碧书画录》上有记载的多大22件,经其手收藏的达到118件。

他本出生在官宦之家,伯父是河南督军张镇芳,富甲一方,为了收藏,他亿万家资散尽,还卖掉在北京买下的李莲英私宅,更有甚者,当时就算是被绑匪绑架,他也不允许妻子卖掉自己收藏字画,筹集赎金。

对于这些收藏,张伯驹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他经常对家人说,中国流出去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剩下的这些文物,我们要想办法留下来,抗日战争期间,他就将国宝《平复帖》缝入随身衣物,才成功的躲过日军的搜查。

当年《游春图》面世,张伯驹写信给当时的故宫馆长,极力劝说这样的国宝,应该由故宫出面收藏,但因为当时国民党在战争中自顾不暇,无力顾及文物,最后张伯驹只好卖掉一处房产,以200两黄金的价格代为收藏。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伯驹收藏从来不是为了个人喜好,而是为了民族文化传承!

晚年有人曾提议张老为自己的收藏建一座博物馆,他回答“我的东西都在故宫里,不用操心了”。只一句话就令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他这样评价自己:

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讽笑焉,不悔。

然而这样一个不为名利只为传承的痴傻公子,晚景过的却异常凄凉!

张伯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京剧造诣亦是不俗,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上自然不遗余力,他认为唱戏也是文化,是宝物,应该被保护,因为这句话,后来他被划为右派分子。戏剧界、国画界联合,连续两天举行了张伯驹批判会。

最具戏剧性的是,批斗距离他献宝刚刚过去一年,后来因为他身份(他的父亲是袁世凯的表兄弟,地方军阀),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隔离审查。虽然好友陈毅多方维护,还是被下放到农场改造。

到了农村,因为他当时已经70岁高龄,无发从事体力劳动,又白白的占用口粮,被农场拒收,只好再次回到北京当起了黑户,没有粮票,没有户口,也没有钱,依靠朋友救济度日。

谁也想不到曾经花40000块大洋买画眼都不眨一下的公子哥,最后居然落魄的如此地步,蜗居在后海的一处老宅中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