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禅理故事 > 新时期的80后石油工人的爱心感动故事

新时期的80后石油工人的爱心感动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W 次
说起石油工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铁人王进喜。其实在当代,石油工人们一点也不缺乏感动故事爱心故事

在陕甘宁盆地的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环江作业区,有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他叫李时伦,1983年出生,也是 关注的爱心感动对象。



李时伦常年工作在深山,却是一名热心公益的青年。从大学起,坚持义务献血, 累计捐献血液8400cc;他连续4年参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慈善项目,已累计捐款上万元;从2006年开始,坚持定期向“壹基 金”短信捐款至今。

他说:“虽然收入不高,但还是想尽一点微薄之力,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多献出一份爱。”

新时期的80后石油工人的爱心感动故事

2006年10月,23岁的李时伦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李时伦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憋压、取样、投球、加 药……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时伦在电视中得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慈善项目。电视片中,西部贫困干旱地区的母亲每天 早出晚归艰难爬行几十里山路,背回只够维持一天的饮水,孩子们上学之前只能噙一口水把脸打湿洗脸,一天的饮水量不足一瓶矿泉水的三分之一,他们对水渴望的 眼神深深撞击了李时伦的心。当得知1000元钱就可以修建一口母亲水窖、救助一个缺水家庭时,他萌生了捐建母亲水窖的想法。2009年起,他开始每个季度 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款,每次都是1000元。李时伦的收入并不高,每月还要给家里添补,这笔钱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当周围的年轻人都在追赶时 尚的时候,他却一年都不给自己添几件新衣,他说:“自己每月少打几个电话,少吃几顿肉,钱自然就能省下来,用它去帮助干旱地区的缺水家庭,也是尽自己的一 份责任”。

他常年驻守井场,一两个月才能下一次山,为了能定期按时去邮局汇款,他利用仅有的假期坐几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县城。他说:“坐公共汽车可以省下 汇款的手续费,省下的打车费用,也可以积少成多”。四年时间,李时论的抽屉里塞了厚厚一摞母亲水窖寄来的感谢信和收款收据,累计捐赠数额已近2万元。每每 捧着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回邮的收据和证书时,他说,自己仿佛看见孩子们开心地舀水洗脸,母亲们在自己捐建的水窖中取水做饭,老人们捧着盛水的水杯开心的笑 容。

李时伦的抽屉里,还放着一摞献血证,证件上最早的登记时间是2003年5月,最近的时间是2012年8月,累计捐献血液8400cc。一次凌晨 两点多,他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一名孕妇大出血,急需B型血,于是他挂了电话火速赶到了血站。他说:“在有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做公益事业,帮助别人的同 时,也快乐着自己”。

李时伦的故事感染和带动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2012年6月,长庆油田采油七厂成立了首个以李时伦名字命名的“李时伦青年志愿者服务 队”,先后开展了植树造林、助学帮教、扶贫帮困、尊老敬老等多种形式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共为帮扶对象筹集各种费用7万余元,购买图书、体育用品、粮油等 慰问品累计600余件,有600多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在不同领域提供了40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