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禅理故事 > 河南信阳80后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

河南信阳80后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5W 次
河南信阳80后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
这个感人故事里我们来介绍一位河南信阳80后女子。她叫袁飞,今年25岁,是河南信阳固始往流镇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当别的孩子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却毅然选择退学,担负起照料养母的全部职责。她把大孝至爱装在心中,从9岁时起便开始照料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养母,16年如一日,被当地群众称为80后“最美的乡村姑娘”。 纵使大海为墨,长空为纸,也写不完她对养母养父的深情。她用无言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敬两字恒久芬芳。一起来看看80后女子袁飞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养母瘫痪,她9岁退学 稚嫩肩膀挑起重担袁飞生于1989年,出生第二天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从此以后,小袁飞就成为袁明山和黄世英的养女。1997年10月中旬的一天,养母黄世英突然晕倒院子里,被送往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后,勉强保住了性命,但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1998年9月1日,袁飞刚上小学三年级。由于父亲在外挣钱维持生计,袁飞不忍心把瘫痪的母亲独自一人丢在家里,坐在教室里刚刚上了20天学的她决定辍学回家,照看瘫痪的母亲。 这年,她才刚满9岁。选择了退学的袁飞,从那时起便担负起照料养母的全部职责。喂饭、擦身、端屎倒尿、打扫房间,闲时她还会坐在床头给母亲讲故事。由于黄世英身胖体重,每次喂饭喂药时,小袁飞就用头紧紧地顶住她的后背,让她慢慢坐起来,然后用被子垫在她的身后,母亲坐稳以后,她才一勺一勺地喂饭或喂药。久病床前有孝女 结婚生子母亲永远是第一位袁飞的养母黄世英是二婚(头婚育有6子女,随前夫),同袁明山1981年11月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孩子。袁飞长到18岁,已是一位亭亭玉立大姑娘。和她一样年龄的姐妹们一个个外出打工挣钱了,而袁飞却选择一直在家悉心照料母亲。由于长期瘫痪在床,黄世英双手肌肉萎缩,不能拿东西,两腿萎缩得像两根木棍,没有知觉。袁飞为了给母亲补养身体,养父给她买衣服的钱都舍不得花,而是用这些钱买来鱼肉、鸡蛋等为母亲增加营养。袁飞21岁那年,亲戚给她介绍了一位男朋友。她对那位亲戚说:“我有一个条件,结婚时男方必须到我家落户,我同他一起照料我妈。”亲戚把袁飞的话带给那位男孩后,男孩很快退却了。对此,袁飞并不后悔。半年后,邻居大婶给袁飞介绍了一名叫高喜龙的青年。双方见面后,袁飞首先提出要男孩“倒插门”。高喜龙看袁飞尊老敬老,人又长得漂亮,很快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婚后,袁飞同丈夫一起在娘家一间仅10平方米的屋里住下来,继续承担起照料母亲的职责。2012年11月29日上午,给母亲喂药时,袁飞突觉腹痛,当时在家的丈夫立即把她送到往流卫生院妇产科检查。医生说她已到分娩期,让她立即做好产前准备。然而袁飞却托着即将临产的身子回到家中给母亲做饭喂饭。生完孩子在婆婆家坐月子的一个月,袁飞一心挂两肠。当给孩子喂奶时,她便想到瘫痪在床的母亲是否吃上饭。好不容易等到孩子满月,袁飞抱着孩子回到母亲身边,继续承担起照料母亲的职责。上要照料瘫痪的母亲,下要抚育自己的幼儿,抽空还要帮助父亲种田,加之丈夫远在外地打工,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袁飞一个人默默坚持着,十几年如一日,毫无怨言。罗圩村妇联会主任陈言慧说:“袁飞是天下难找的好青年,16年如一日照看养母,不是亲生女胜似亲生女,精神实在可嘉。”披麻戴孝为母送终 养母去世后她一肩挑起两个家2013年8月,瘫痪在床十六年的黄世英又犯了重病,高烧不退。黄世英病危前夕,袁飞拉着养母的手耐心劝道:“妈,你再吃点药,吃完药你的病就会好了,我还给你聊聊天,讲讲故事。”但是这时躺在床上的黄世英已经不能说话了,她的两眼一直流泪。当年医生断言“黄世英的生命只能维护三两月”,然而,在养女袁飞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下,黄世英奇迹般坚持了十六年。8月中旬,黄世英去世了,袁飞悲痛欲绝,披麻戴孝为养母送终、烧纸钱,她总想为去世的养母烧去很多很多的钱,让母亲到了另一个世界有很多钱花不再受苦受难。黄世英棺木安葬入土以后,亲戚邻居都认为袁飞的精神枷锁己经解脱了,可以轻轻松松回到自己家里过幸福日子。然而坚守孝道爱亲的袁飞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丈夫高喜龙外出打工,料理娘家、婆家两个家庭老人的担子都落在袁飞身上。袁飞说:“我婆家娘家都是家,都会住的,今后,我会照顾好婆家娘家两个家的老人。”袁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把家里拾掇的井井有条,精心照顾着照顾公公婆婆及养父袁明山。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老人对袁飞来说不是惊天动地而是天经地义。固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袁飞16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养母,是人间大爱的体现,更是新时期道德的标杆。她用大爱延长了黄世英的生命,用真情谱写了一曲可歌可颂的赞歌。她一人肩上承担照顾两个家庭的职责,孝行感天动地,大爱精神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