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禅理故事 > 80后老师给“教师”予以新的定义

80后老师给“教师”予以新的定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7W 次

说了这么多80后的故事,不知道作为80后的你,对80后的老师有什么印象?

80后老师给“教师”予以新的定义

在年长的教育工作者眼中,80后老师具有起点高、精力充沛、掌握新事物速度快、与学生容易沟通等优点,同时也认为他们应当加强学习、积累,毕竟教书育人是没有止境的。

作为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群体现已陆续走向社会,当中不少人开始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

  

看到网上关于几位80后教师的报道,觉得,这些80后老师们给“教师”两个字作出了全新的注释。也许他们不足以代表整个群体,但是作为80后的我们,来看看这些80后老师的80后故事

一、李波

教龄:2年

所教学科:地理

年龄:27岁

教育理念:更多的知识在课外

1983年出生的李波,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

点开李波的QQ空间,看相册,他像韩剧里的男主角,打扮新潮。与他交流,他的话不多,甚至有些腼腆。

“我不喜欢说太多话,因为我始终相信做得多比说得多好。”对于学生的管理,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教师,他有自己的见解。

2007年李波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在广安一所中学任教。2009年7月雅安中学招聘,李波报名、录取了。他成为雅安中学高中一年级的一名地理老师。

一年后,雅安中学高二11班教室讲台上,站了一位帅气小伙。李波成了该班的班主任。“很年轻,很随和。”这是班里学生们对他的评价。

与这些90后的学生交往之初,李波觉得“这帮孩子社会责任感并不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也不高。”有一次,李波为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环保知识和食品安全,为他们放了两部影片《不可忽视的真相》、《食品公司》。

原以为通过看电影的形式,学生们会感兴趣,会更容易接纳新的知识。但是电影放映过程中,学生们有的玩手机,有的聊天,对于电影完全不在意。

而更令李波失望的是,在电影观后感的作文里,李波发现学生们就粗浅地谈了谈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快餐应该少吃。

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这位年轻教师而言,他认为,这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

李波的方法是,“从不命令学生该怎么做,以身作则,让自己的行动为他们树立榜样。”

今年五一前,班里一位地理科代表将全班学生的地理练习册收齐了放在李波办公室门口,没想到,放假回来后,练习册掉了。那位科代表很内疚,全班学生商量每人出钱买练习册,李波知道后,自己掏钱为全班学生买了练习册。

班里有位同学每到值日做卫生时就偷懒,李波并不给他讲什么道理,当这个学生值日的时候,李波自己跑去扫地抹桌,将这位学生的值日做了。学生觉得很难为情,从此就再也不敢偷懒了。

虽然李波和学生们相处随和,但他还是刻意与学生间保持了一定距离。“在他们接受的同时,要让他们对我有一定的畏惧感,这样更能开展好教学工作。”李波说。

“课堂上只能学一些基础知识,更多的知识应该在课外。”李波认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更加关爱社会,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培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重要。

二、卫伟

教龄:2年

所教学科:语文

年龄:26岁

教育理念: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轻松愉快教学

卫伟是一个才子,不仅在诗词方面有一定的修养,也写得一手好字,此外,他还很喜欢写作,“欲给别人一杯水,自己本身要有一桶水。要让学生喜欢你,需要用丰富的知识去征服他们,以博学的知识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诗词写作成为了卫伟跟学生沟通交流的纽带。卫伟在天全县某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卫伟是通过让学生写周记来加强学生的写作,也通过周记来了解学生,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在批改周记的时候,他都会满怀热情地用诗词、留言鼓励学生,他认 为,有时候文字的力量是言语不能取代的。对因个子小而自卑的学生,他就给他们列出很多个小个子成就大事业的故事;对于一些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会在他们 的周记后留下“天才就是勤奋”等励志的名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会在他们周记后面,写下“知识就是力量”等格言,鼓励他们通过 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这些留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同春风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架起了一座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很多学生都渴望得到他的批语,每每在周记内容结束后,都会在文章末尾满怀希望地写上:老师,请写批语。而他也从不让学生失望。

受他的影响,卫伟的学生也对诗词、书法产生了很浓厚兴趣。他还常常在同年级里举行书法大赛和诗歌朗诵比赛,自己掏钱买奖品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

卫伟是典型的80后年轻人,有主见有创新。他的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他接手班主任还不到一个月,就利用空余的时间找学生聊天,尽可能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认为,教科书是死的,知识是活的,不是让你灌了学生多少,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他上课时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上课时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不断调整上课的内容,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把 课本上的东西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他说:“学生接受知识就好象吃药一样,你不想让他们觉得苦,就得在他们吃药前吃点蜜糖,让他们觉得甜,比较容易接 受。”上课的时候,他往往把书往讲台一放,先给学生讲故事,或者模仿一些相声演员表演,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骐骥一跃志千里,勇登绝顶我为峰。”这是卫伟的自勉。

卫伟家乡在重庆,在县级中学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也是枯燥的。对于这样年龄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不小的考验。卫伟说,刚开始到县城任教的时候,感觉好像 生活在一口水井中,抬起头只看到一方天空。久而久之,他也逐渐适应了下来。空闲的时候,他会看看书,听听音乐,上上网,或在县城里走走,排除心里的寂寞。 回到课堂后,他就会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外界信息与学生分享。

三、舒悦

教龄:1年

所教学科:音乐

年龄:25岁

教育理念:在QQ空间与学生交流更轻松快乐

作为80后的老师,年仅25岁的女孩舒悦有太多和90后孩子们类似的习惯:喜欢一边吃零食,一边上网,喜欢思考问题时将笔转来转去,喜欢听歌曲《爱转角》,喜欢看剧情简单、感情很复杂的青春偶像剧《放羊的星星》……

曾经为了让学生知道,她不会在流行的网络世界里被淘汰,更为了向学生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舒悦有空便录制网络歌曲,“其实录歌是很轻松和调节生活的事,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舒悦是雅安某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有一年教龄。

“小舒,唱得不错啊。“MissShu,这个唱得真不像你,加油啊!”“不像你哦。”舒悦班上的学生一直是她最忠实的歌迷,他们不断给老师讲看法、提建议。无障碍的师生关系,让舒悦成为学生心中的老师和大姐姐,在课堂上是严师,课下则是打成一片的“姐妹”。

作为一种聊天工具,舒悦使用QQ已经7年,不过一直停留在聊天的阶段。一个偶然机会,她在一个朋友指导下开通了QQ空间,开通后感觉自己有一个网上的“小家”,可以写日记,放一下自己的相片,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等等,不过人气指数一直比较低。

一个晚自修,舒悦在办公室改作业,发现两位女生的作业雷同。于是她叫她们到办公室,当面质问她们缘由,两个同学都拒不承认抄袭对方,为了分辨真伪,舒悦 让她们重新做了一遍,结果两人的答案仍然没什么偏差。舒悦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冤枉她们,但令她难以接受的是,其中一个女生竟然抱怨:“四只眼睛不够就 再加两只啊,真的很无聊!”

当时舒悦很是恼火,难到自己对学生负责也有错吗?晚上她睡不着、觉得自己不被学生理解,于是将这件事情写到了自己 QQ空间的日志里。本来只是一种宣泄,次日,她打开空间,惊呼上面居然有20多条留言,大部分是学生的留言,有的安慰她,有的也提供了针对这类问题学生比 较喜欢的处理方式,其中也包括了那位女生的道歉。那一刻,舒悦觉得自己似乎收获到了什么,不光是被人理解的欣慰,更是在处理与学生矛盾的技巧。

自从那以后,她经常将教学中与学生的一些困惑写成日志,放到QQ空间,她的QQ空间火了,人气指数急速飙升,同学们经常在上面留言,包括在学校遇到的开 心事,不开心的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在QQ空间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舒悦觉得很轻松快乐。

四、倪虎

教龄:8年

所教学科:数学

年龄:30岁

教育理念:与学生的交流需要更多换位思考

学生们形容1980年出生的数学老师倪虎的周记中是这样写的:“有时候他像邻居的大哥,亲切热情;有时候他又像专政的皇帝;生起气来还像一头发了疯的狮 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爱。讲起从教8年的经历和感受,已经连续带过3届学生的倪虎由衷地说:“做教师这些年很快乐,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

受父辈的影响,倪虎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热爱,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时,他的心里却有些发毛,不知道现在学生会变得怎样。交往一段时间后,倪虎却发现,年 轻的他与这些“90后”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隔阂,不同的是,这一代学生更强调自我,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更渴望人们把他们当大人看待。

一 件事让倪虎感触很深,班里的一个男生理了个时尚发型,这与学校对中学生仪容仪表的要求有出入,倪虎要男生把头发重新整理一下,男生的父母知道后,便强令孩 子去理成寸头。当天晚上,这个男生打电话给倪虎,哭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在老师的劝慰下,男生才说出自己的委屈,他觉得父母太苛刻。倪虎知道,这个年龄的学 生正处在爱美的阶段,他们希望更时尚更出位,理寸头有些太“残酷”了,他便告诉学生“老师只是希望你把头发整理得更像学生的样子,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 受了安慰的男生告诉倪虎,老师比父母更理解他。第二天到校,男生的头发果然整理好了。这件事让倪虎感受到,与90后的学生打交道,必须更多地换位思考,用 对他们的尊重换来师生间彼此的尊重。

在倪虎的眼里,90后的学生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来教学。

前段时间,雅安举办国际青年男篮四大洲挑战赛。班里有很多喜欢篮球的学生,有的学生早就“预谋”比赛期间,逃课去偷看。没想到,比赛开赛,倪虎利用晚自习与班会时间,干脆组织学生集体去观看。

班里有个同学玩魔方比较厉害,但数学成绩却从不及格,倪虎就从学生喜爱的魔方入手,“喜欢玩魔方,那你的逻辑思维应该很强,学好数学有先天条件。”倪虎 循循善诱,对学生进行耐心培养。很快,这名学生也爱上了学习。倪虎说,80后学生,对老师带着崇敬的心情,但却不敢随便接近老师,有心里话宁可找同学讲。 90后的学生更多地追求师生关系的平等,他喜欢学生,也愿意当学生的朋友。

课堂下,学生们更愿意与他称兄道弟,叫他“老大”或“虎哥”。平时没事,他都会主动找学生聊天,通过交流,疏导学生心中的压力,让他们少走弯路。

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既然学生重视朋友间的义气,那他也愿意和学生“讲义气”,这样学生会更配合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