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说说 > 空间说说 > 名人有哲理的励志文章 值得摘抄

名人有哲理的励志文章 值得摘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6W 次

名人有哲理的励志文章 值得摘抄

名人有哲理的励志文章  值得摘抄

导语:有一种美是因为我们很会欣赏, 有一种爱是因为我们懂得互相珍惜, 有一种好心情让我们积极向上, 学会把自己变得阳光, 学会懂得去欣赏, 正因为这样眼前的世界才让人充满渴望, 花儿才绽放的无比漂亮, 正因为这样的脑海中的优美记忆才值得时时精彩回放。这里本站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名人有哲理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名人有哲理的励志文章  值得摘抄

一、《红色抒情》张悦然

我非常不乐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又留在热带,留在炽热的太阳下面过年了。

当这次的新年一点一点来到的时候,我发现我唯一的小小的愿望就是走出去看到些中国红。仍旧记得,第一个在新加坡过的新年,我一个人坐在樟宜机场看飞机起落。座椅旁边的架子上有一种中国红色的明信片。我拿了很多张,这样的贪心。我觉得它们和我外婆最宝贝的那件缎子旗袍一样柔软光滑。

朋友小舞去了叫做Bugis的商业区。这里有个很凝重深沉的中文名字:武吉士。有个着名设计师设计的音乐喷泉,有些卖珠帘衣服的年轻孩子偏爱的商店,还有就是眼下这个刚刚搭起来的卖中国年货的地方。

我看到了很多的中国红,渐渐感动起来。都是些在中国看来最朴素的食物,被放在系着红色缎带的篮子里,像裹在襁褓里打扮得好好的去见亲戚的小孩子一样:山东的花生,天津的十八街的麻花,还有没有祖籍的饭团一样的年糕。年轻容光焕发的主妇们,围在这条红色小街里,热忱地挑挑拣拣。她们真的是单纯的喜欢这些食物,喜欢它们光艳纯朴的色泽,喜欢它们身上那股中国特有的芬芳,如果还多些,那么她们还喜欢着丈夫和孩子们在享用它们的时候的无比欢欣的脸庞,喜欢他们将用来评价这食物的赞颂之词。食物几乎是她们对新年热切欢迎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呢呀。

我倒见过Bugis附近有一个可以求签的中国庙堂。先前以为只是一处风景,可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偶然看到,才知道原来还是非常多的善男信女们的心灵归属。每逢除夕夜的12点,这里会挤满了人。他们手里举着一簇菊花,一步一挨地在这庙堂前面的大街上挪动。多么长的大街啊,菊花一直高高地举在头顶不肯放下。最后才来到庙堂里,烧一炷不知道承载来多少希望的香。在袅袅的香火,淡淡的菊花香气中,人们久久不肯散去,只是注视着这座看来年纪很轻的崭新的红色寺庙。这是我这样一个在中国城市长起来的孩子未曾见到过的场面。我一时无法相信这是那个我在白日里看到的节奏飞快的现代化大都市。

没有热闹的拜年,没有精彩的晚会。

不知道从那一年起,新加坡人开始看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非常喜欢。我的一个新加坡朋友说,她每年都要录下这场晚会,她不明白为什么见到的中国人都批评这样好的晚会呢。我想起新加坡长盛不衰的娱乐节目是从西方学了来的“如何成为一个亿万富翁”,真的觉得我们的春节晚会好极了。

是个乏味的新年。在这个漆黑的新年前的夜晚,我和小舞从距离住所很远的武吉士带回几株红酽酽的桃花。我举着长长的桃花上楼,我忽然想起来我儿时燃起的那一挂挂腊梅红色的鞭炮。我抬起头,看到桃花的蕾,明艳艳地红着,忽然觉得像是被点着了。

啊,带我飞上去吧。然后,然后落在中国。

二、《花蜜与蜂刺》秦牧

蜜蜂,这美妙神奇的小昆虫给人赞美得够多了。

当我们看到繁花似锦的时候,会想到它。尝到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的时候,会想到它。有时,就是看到出色的劳动者博采众人之长,进行卓越的创造的时候,也禁不住想到它。

为了采一公斤的蜜,蜜蜂在一百万朵的鲜花上面,辛勤地飞行、酿造。而酿成的高度浓缩的蜜糖呢,不论荞麦蜜、椴花蜜、槐花蜜、橙花蜜、枣花蜜、荔枝蜜、龙眼蜜以至其他甚麽的,颜色又都是那麽鲜艳,甜味那麽浓烈,可以保存得那麽长久,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很美妙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蜜蜂,地球也将为之减色。这小小的采蜜使者,它的活动方式使人想到劳动创造,也想到艺术和哲理。

可是,人们赞美蜜蜂,总是着眼於它所酿造的蜜糖,而很少去赞美它的刺。实际上,如果蜜蜂光会酿蜜而不具备战斗本领的话,蜜蜂的命运恐怕就相当糟糕了。我看过一个童话剧,表现的是黑熊在森林里偷蜜,被蜜蜂螫得狼狈奔跑的故事。在森林里,会偷蜜的动物大概不只黑熊一种。但黑熊偷蜜是很着名的,好些伐木工人都讲过这样的故事。如果蜜蜂失去了它的刺,那它在被人类收进蜂房养殖以前,遭遇大概就相当不幸,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大量地繁殖了。

蜂刺和蜂蜜,实际上都同样值得赞美。

一根蜂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

如果单独地看,它最多只能使人的皮肤肿一个小小的疙瘩,但是累百累千的蜂,它们集体的蜂刺威力可就相当惊人了。凡给蜂螫过的人都知道,蜂在攻击动物时那种英勇搏斗、视死如归的精神,简直令人赞叹。我有一次给几只蜂螫过,虽然感到奇痛,但看到失去蜂刺以后,坠地挣扎死亡的伤蜂死蜂,心里却莫名奇妙地涌起一种钦佩的感情。

这些年来,中国的养蜂事业很发达,常见到一些外省的人,带着一车一车的蜂箱,像草原牧民「逐水草而居」那样,「逐花蜜而居」。特别是浙江省的养蜂人,「追蜜」的足迹几乎遍及南北各省。在火车站里,或者在甚麽正当原野繁花盛开的农村,我有时和这些养蜂人聊天,他们告诉我的事情常常使我异常惊异。有一个浙江养蜂人说,他曾经亲眼看过:当一匹马碰倒一个蜂箱的时候,整群蜂的威力,竟然把那匹马活活螫死。

能够螫死一匹马的蜂群,也能够把一个人螫死,那是用不着多说的。在国外和国内,都发生过这种事情[]。

大凡一个人如果有甚麽奇特的经历,就总想把它告诉人们。我接到的读者来信中,有一些就是陈述他们的奇特经历的。江西有一个采药人写过一封信给我,说在江西的山区丘陵地带,有一种土蜂,把蜂巢筑在地下。飞行时发出强烈的嗡嗡声,像轰炸机似的。有一次他和同伴上山采药,一路挖着「黄精」。秋末冬初,正是挖黄精的好时节,他们越挖越多。不料一不小心,竟碰到了土蜂的巢穴。土蜂轰的一声飞了起来,他的同伴才被螫了一下,立刻感到眼睛发黑,嘴巴发麻。这个采药人素来知道这种土蜂的厉害,当地的山民传说,被它围螫的人伤重的可以致死。他立刻抛弃药篮,拔足狂奔。但走了一段路,又觉得那满满一篮黄精,拾弃未免可惜,就折了一条树技,当做武器护?着自己,再走回蜂穴附近,想取回药篮。谁知穴口两只守?蜂,立刻向他袭来,他的大腿和下颔,又都给螫了一下,嘴巴马上歪了,只好又跑步折回。抵家之后,脸部、手部、腿部,都肿得吓人,用草药医疗后,好几天才逐渐消肿。五天之后,这个采药人和他被救起的同伴为了报复,又约了好几个人,穿上雨衣胶鞋,带了松脂、汽油、手电筒、袋子、锄头等等东西,到达蜂穴附近的时候,看到那篮药材仍然好好地摆在地上。他们采集树枝,趁天黑把它堆在蜂穴口,然后洒上汽油焚烧。在烟熏火焚之下,蜂群终於丧失了战斗力。人们开始挖那个洞,洞口只有十公分左右,但是里面的宽度和深度居然都约莫有一米。土蜂的巢像宝塔似的一层迭着一层。累百上千的土蜂,经过烟熏,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但仍然发出嗡嗡的声音,密密麻麻地在巢上乱跑。这个采药人的信中说,这时他心中竟忘却了对它们的痛恨,不由得赞美起它们巢穴的精美和筑巢的本领来了。

这种土蜂,广东也有,山区的人们把它叫做「地雷蜂」,山民们提起它,也是谈虎色变的。

野蜂的威力比起人类饲养的蜂来,是要大得多了。试想,普通的蜜蜂集体的力量尚且可以把一匹马螫死,更何况大群的野蜂呢!有一次我在海南岛 吊萝山的原始林区里访问,突然听到一阵闷雷般的声音,忙问旁人:「这是甚麽?」当地的人们指着天空道:「你看,一群野蜂正在搬家。」我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一阵云雾似的东西从天空掠过,威武的野蜂,成群飞行时的气概,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千百代的人们,对蜜蜂的赞美常常集中在它能酿造蜜糖这件事上面;我想,这是不大公允的。我们赞美它的蜜,也得赞美它的刺。试想,没有刺的蜜蜂,它们的命运将会变成怎麽一个样子!

三、《栈桥灯影》苏雪林

听见周先生说,青岛有座栈桥,工程甚巨,赏月最宜。今夕恰当月圆之夕,向来宁可一味枯眠懒于出门的康,也被我劝说得清兴大发,居然肯和我步行一段相当远的道路,到那桥上,以备领略“海上生明月”的一段诗情。

这座栈桥,位置于青岛市区中部之南海边沿,正当中山路的终点,笔直一条,伸入青岛湾,似一支银箭,射入碧茫茫的大海。

青岛栈桥,本不止一座,这座栈桥的全名是“前海栈桥”,示与那个位置于胶州湾里的“后海栈桥”,有所区别。不过前海的这一座历史久而工程大,又当繁盛的市区,游人对它印象比较深刻,故称之为“栈桥”而略去其头衔,有如西洋人家之父子,缩短名字的音节,以表亲昵,这座栈桥居然成为秃头无字之尊了。

说这座栈桥历史久,工程大,绝非夸张。它正式诞生之期为前清光绪十六年,距离目前,已有四十余年了。那时北洋海军正在编练,李鸿章命人在青岛湾建筑此桥,以供海军运输物资之用。原来桥身是木架构成,德国人占据胶州湾,改用钢骨水泥建筑,全桥长四百二十余公尺,分南北两段,南段钢架木面,北段石基灰面。我国收回青岛以后,将南段也改为钢骨水泥,于桥之极南端,添筑三角形防波堤岸,桥面成为“个”字形,全桥之长为四百四十公尺,还有座八角形的回澜阁,立于这“个”字形的桥头,游客登阁眺望海景,更增兴趣。

栈桥的北端,又有一座栈桥公园,比起中山公园的规模,这只算袖珍式的,但景物幽蒨可人意,设铁椅甚多,给予晚间来此纳凉的市民以不少的方便。

我们走到栈桥的南端,伫立在那防波堤上。新雨之后,乌云厚积,不知是哪一只无形的大手,把淋漓的墨汁泼在海面和天空,弄得黑沉沉的,成了吴稚老的漆黑一团的宇宙。海风挟雨意以俱来,凉沁心骨。空气这么潮湿,整个空间,含着饱和的水点,似乎随时可以倾泻而下。我们想今夕看月已无希望,那么赏赏栈桥的灯光,也可以慰情聊胜。

栈桥两边立着两行白石柱,每一柱头,安设一盏水月灯,圆圆的,正像一轮乍自东方升起淡黄色的月亮。月亮哪会这么多?想起了某外国文豪的隽语:林中的煤气灯,是月亮下的蛋。现在月亮选取东海为床,将她的蛋一颗一颗自青天落到软如锦褥的碧波里。不知是谁将这些月蛋连缀在一起,成了两排明珠璎珞,献上海后的柔胸。海后晚卸残妆时,将璎珞随手向什么上一挂,无意间却挂在这枝银箭上了。

黝黑的天空,黝黑的海水,是海后又于无意间挂在银箭上的一袭黑绒仙裳,明珠为黑裳所衬托,光辉愈灿烂逼人。两排灯光,映在海波上,跃荡着,拉长着,空中的珠光与水中珠光融成一片,变成万条纠缠一起的珠练了。我们立身桥上,尚觉景色如斯美妙,从远处瞻望我们的人,哪得不将我们当作跨着彩虹,凌波欲去的仙子?

残夏的海洋气候,有似善撒娇痴的十四五女郎,喜嗔无定。我们出门时,清风送爽,天边已露出蔚蓝的一角,谁知到了桥上,我们所盼的冰轮,却又埋藏于深深的云海。不过看到了栈桥上的灯影,觉得月儿不升上来也好,她一上来,这一片柔和可爱的珠光必被她所撒开的千里银纱一覆而尽,岂非可惜之至!

云层可以隔断明月的清辉,却隔不断望月的吸力。今夕晚潮更猛,一层层的狂涛骇浪,如万千白盔白甲跨着白马的士兵,奔腾呼啸而来,猛扑桥脚,以誓取这座长桥为目的。但见雪旆飞扬,银丸似雨,肉搏之烈,无以复加。但当这队决死的骑兵扑到那个字形桥头上的时候,便向两边披靡散开,并且于不知不觉间消灭了。第二队士兵同样扑来,同样披靡、散开、消灭。银色骑队永无休止地攻击,栈桥却永远屹立波心不动。这才知道这桥头的个字堤岸有分散风浪力量的功能。栈桥是一枝长箭,个字桥头,恰肖似一枚箭镞。镞尖正贯海心,又怕什么风狂浪急?

钱镠王强弩射江潮,潮头为之畏避,千古英风,传为佳话。这枝四百四十公尺长的银箭,镇压得大海不敢扬波,岂不足与钱王故事媲美么?

月儿还不上来,海风更凉了。我们虽携有薄外衣,仍怯于久立,只有和这仙样的虹桥作别,回到一个凡人应该回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