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 名言警句劝学励志

名言警句劝学励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6W 次

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名言警句劝学励志,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名言警句劝学励志

名言警句劝学励志

1、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2、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3、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4、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5、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7、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8、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0、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1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3、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14、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1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6、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7、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1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20、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21、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2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3、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4、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2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26、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27、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28、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29、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30、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31、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31、人之不学,犹谷未粟,米未饭也。

3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3、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5、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8、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金。

39、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4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7、为学患无疑,以则进也。

48、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4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