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名言 > 读书名言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精选三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精选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4W 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精选三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精选三篇

导语: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读后感,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精选三篇

【第一篇】

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不同的一点就是,只强调五讲四美,不讲怎么去实现完整、独立的自我。事实上义务教育背诵的关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理论,恰好背道而驰了。

知乎上有个精彩的例子,讲的是一个211大学生目前就读金融,但有机会转入材料学。在他的父母看来材料学有利于目前他的一个前景。

真的非常喜感,要是人类有机会回到原始社会,材料学或许值得转。

不知道后来这个大学生转了没有,问题他明摆着喜欢金融,却还在认真思考转系。因为体制内的父母给了他太大影响,我主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但并不意味着天性不会被遏制——种瓜得瓜的前提是有水和阳光等。

再说一个触动我几年的例子,那就是我的挚友尚真。

尚真是我接触浅显的心理学之后,唯一发现的一个自我人格完整的现实个体。她在很多同学看来虽然是不谙世事的,但后来只有她拿到了500强offer。

学生时代她没有被压抑天性,即使她讲过关于双亲的一些微词,在我看来倒像是值得炫耀的东西。没有被干涉学习或者太多感情、思考方式,造就了她完整的人格。

她是唯一一个会就人生三观问题与我探讨的人,不同于其他人的茫然,她已经基于很大的价值观在思考自己的对错得失了。

可以做出自己的决策,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格里程碑。高考过后,天才少女尚真毅然选择了天津财经大学,而没有去那些听起来很唬人的大学。这也是我最欣赏她的一点了,包括当年分文理,她理科实在是好,却选了文。

就像前阵子的电影《无问西东》里吴岭澜一样,尚真思考生命的真实感。不同于浮躁的同龄人,她一直认真的去想我在讲什么,虽然蒙田的一生只有一个知己的理论并不是很可信,但高山流水确实是让人愉悦的。

人总说三观不同没法沟通,其实包容要基于彼此的思考,如果两个人都在思考,那么即使三观不甚相同,也可以促膝长谈。这就是我一个坚定的仇韩人士和韩星粉尚真和平相处的原因。

思考是建立健全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径。

基于朱光潜先生的论调,这篇浅显的文章里姑且把负面人格状态分为“绝世”与“绝我”两种状态。深山里的农民自然不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读后感.这就是“绝我”;梵高也不会去关心隔壁邻居少女的感情,这就是“绝世”。去切断某一条联系,即使人格一开始清澈,久了也会因为单一的境地而浑浊。那么我们凡人不可能久居大山抑或把自己关在画室,单一的联系不足以支撑人的社会职能。

不绝世,不绝我,才是完整的人格。现在的社会一如1925年,“类我”思想还是根深蒂固,读书的看不起经商的,经商的看不起读书的,大概就是这意思。

所以温和派退出历史舞台之后,90后这一代依旧被类我思想影响着,过度被干涉、父母的类我思想作祟,认为下一代应该也按自己的想法去走。这和混乱的新文化运动年代是一样悲哀的。

“如今中国弊端就在在学者不言学,在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抛弃分内事而空谈爱国。结果学废工弛,而国也就不能救好,这是显然的事实。恽先生从中国历史证明读书无用,也颇令人怀疑。法国革命单是丹东、罗伯斯比尔的功劳,而卢梭、伏尔泰没有影响吗?思想革命成功,制度革命才能实现。辛亥革命还未成功,是思想革命未成功,这是大家应该承认的。”

有感于独立人格的缺乏与治学的衰败,我所见的这一代,大多数都浑浑噩噩,讲起学问来,一问三不知。殊不知,人类能走到今天,哲学与文艺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莫说什么百无一用,文艺复兴时也有人这么讲。

若是这样云里雾里的一直追着唯物,迟早与野兽无异!

可惜了朱先生将近一个世纪前就意识到了很多弊病,也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但是现状已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由得让人感觉悲叹。

【第二篇】

无论是谁面临所处环境的突然巨变,一定会丢了方寸。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紧张奋斗的气氛全无,猝不及防的呼吸自由的新鲜空气,由于不适应咳嗽了很久才适应。我都忘了自己当时的日子里已经有多久没有沉下心好好读过书了,每次临睡前回想已经结束的一天空虚感总漫过全身,从脊椎传过来一阵阵的寒意。我有好长一段时间为这空虚感的来由烦恼,尝试过多种方法来打破空虚感。多是些治标不治本庸医药方,直到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读便觉得令人心旷神怡,想一口气读完难以割舍,后来每每迷茫苦闷时拿起来读就会觉得神清气爽,受益良多,十分佩服。

他作为一位大家,有一种大家的风范,知识渊博,——融会中西。智慧——看待人生、事物

深刻又清醒,一直在传达十分积极的态度和内容。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因此对榜样任务的观察模仿对人们行为的塑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朱光潜先生当之无愧可以做我们的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以上皆是我读到的朱光潜,我认为谈著作必须谈作者不然容易显得空穴来风经不起细读。接下来开始说我读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每本书的开头总是十分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读者阅读的深浅。若开头一篇就平平无奇那我

阅读后面的内容时便带着“有色眼镜”阅读,遗漏很多精彩的内容,也容易辜负作者所沤的

心血。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堪称是避免此种情况的佳范本之一。

第一封信<谈读书>中朱光潜先生以“朋友”为称呼语,落款为:你的朋友,孟实。俯下身来与我们交流,没有说教或训斥的意思。不知道其他青年怎么想,反正我是很吃这一套,他这样说了我就会真的放下心来和他交流。

他在《谈读书》里这样说道: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我读的时候对这句话是最有感触,是啊,我们总爱指着那些庸庸碌碌、没有任何艺术趣味、被生活磨光棱角的人带着些许说誓言的口气坚定得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变成你这样!像在鼓励自己,又像在麻痹自己。读完这些字句后我内心一颤,恨不得时光倒流给说这些话语的自己当场一个大嘴巴。冷静下来这种不可能的事还是少浪费心力来思考,立即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马上在心里列了一大张清单,顺着对自己讨厌的未来的疯狂生长的惶恐之树开始努力使用光阴。我又一次拿起了吉他,开始对更好生活的新探索。每弹着吉他的午后,看着阳台下抽烟的邻居,我都充满感激,还好我没有错过培养好习惯的时间,让我更加感谢朱光潜先生。

我想谈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一封信一定无法遗漏,即第二篇《谈动》(我本想写写后面的信,让你们不误解我是否就看过前面的篇幅,思来想去还是舍不得放过它,也罢,误解就误解吧,总好过我放过它,也从另一面体现孟实的文章之精彩[]。)

他在信里这样说道: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一般人欢喜谈玄,你说烦恼,他便从“哲学辞典”里拖出“厌世主义”、“悲观哲学”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样来叙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觉如何?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我也些微领过哲学家的教训: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布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谢谢罢,请留着这副“应该”的方剂,将来患烦恼的人还多呢!

我自知读过的书在同龄人中算高数量,所以在此小小的夸耀一句。我极少见有大家劝青年应该有“烦恼”的。(我知道还有,日后我发现更多后会重新来比较)我想这正是孟实对事物有深刻而又读到简介的体现。他通过信件就知道“我们”内心不平静,以豁达而又不失条理的语气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患烦恼就颓唐沮丧,应该留着这“方剂”不在这人人都有的烦恼里做病患。

读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脑海里冒出的话语就是梁公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吾辈青年当如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青年时做不负光阴的事,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多多阅读时常接受像朱光潜一样的大家们的熏陶,认真负责的过好所有的时光,才不负前任所栽之树。

【第三篇】

读朱光潜的《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心中领悟到不少。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亲切、平等。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算作第二等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这一段读出朱光潜先生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生活要有趣味。我想,就像我一样,很多中国的学生往往把学业看得太重,一心都是在想着学习,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却忽视了生活,没有了生活的味道。

《谈情与理》

感叹作者学识渊博,为学严谨。写文章不空,用事实说话,举例子。用古今中外不同派别的道理来一一分析。

科学家讨论事理,对于规范和事实,辨别极严。规范是应然,事实是实然。

-

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konw),我们更要能够感(feel)。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没有多大的能力去支配情感,纵使理智能支配情感,而理智胜于情的生活和文化都是不理想的。

读完这篇文章,感觉自己的确是这样。看了很多文章讲How,如何提高什么什么,在如GTD,可实践之后,常有问题,大多不能坚持。以为理智可以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感性,但等到真实场景出现时,往往是感性控制了自己。

我们要去做什么的时候,真的不是靠告诉自己,你应该,因为什么什么,而是让你自己愿意去做,有兴趣去做。在选择的时候,也跟随自己的心走比较好。让人们造船的方法,不是教他们如何,而是让他们憧憬大海。这个why,在这里才是核心,才是事情成败的关键之处。就同自己之前写的,会读书,更要会生活。

《谈作文》

音乐、运动和作文。列举了很多文章的大家,写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是一改再改,日积月累的观察和训练。我想是希望青年人,不要把写出好文章当作一种天赋,而是当作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不可言传,可言传的全是糟粕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领帖,又可写生。

临帖是指读书,是模仿。

每人总度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

要写生,须勤做描述文和记叙文。

推荐了一本书书《文章作法》夏丏尊,刘熏字。

《谈摆脱》

从戏剧矛盾的产生开始说起

人生痛苦烦恼,往往是因为摆脱不开。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选择一样,舍弃另一样。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积极的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籍,也是摆脱烦恼的秘诀。

纠结,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为摆脱不开。

多少身边的人在说类似的话,做类似的事?喜欢的东西,只能二选一的买一个,花去很多时间纠结。两人同时在追你,你开始比较,开始烦恼,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动人之处。究竟选哪一个以后才不会后悔?说这样的话,别人会怎么理解,会不会误会你的?你想结交更多的朋友,又害怕真心换来的不是真心?毕业了,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要工作了,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没鞋的时候,只想要有鞋,有鞋之后,想要更好的鞋。然后你还会去和周围的人比较。

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层次的烦恼。你以为你倾慕的那层生活里,就大多是不纠结了吗?当然不是。

斯蒂文森论文,说文章之术在知漏(the art of omitting),其实不独文章如是,生活也要知所遗漏。

举例说自己幼年时写文章,老师的教导:

“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鹜也”

想起高中老师说,你看那些,真正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不都是在某一方面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吗?你们现在在学校学的是通识教育,在社会上不一定就好。

再说世人:

请问街头那纷纷群众忙的为什么了,为什么天天做明知其无聊的工作,说明知起无聊的话,和明知起无聊的朋友周旋了。在我看来,这都是由于“摆脱不开”。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谈读书》

为什么读书?启篇便开始谈青年人读书最大的借口就是没有时间。便说出积少成多的道理,然后在列举出忙人们抽空读书的例子。增长学问,不进则退。读书的兴趣需在青年时养成的好。学校的课本范围狭窄,不一定符合你的天性;课本看着看着会失去兴趣。读什么书?读书要选择,值得读得书不多。谈书的书不值得读第二遍。列举了外国青年人读的书,和自己读的书。最后其实并没有答复,因为因人而异,不能全靠指导,要自己探索。如何读书?作者只提了两点: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读两遍。快读 慢读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