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文案 > 励志电影 > 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

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6W 次

监督不等于不信任,监督是为了更好地证明信任。以下是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欢迎阅读。

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

  

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一

2017年1月3日起开播的三集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讲述了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是怎么防止“灯下黑”“清理门户”的。我们党中央选择在年末岁初播放这部专题片,鲜明地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信心、恒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

2014年以来,中纪委官网曾先后披露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被调查。其中,魏健是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中央纪委干部。

魏健在被调查2年多后,出现在这部专题片当中。他于2014年5月4日在自己办公室被纪检专案组带走调查,原本勤恳努力,踏实做事的纪检干部却没有经受住权钱的诱惑,知纪违纪、知法违法,最终走上违纪犯法的迷途,这让同为纪检人的同事们都诧异不已。

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以看到,魏健、罗凯、申英四名中央纪委官员以及多名省级纪检官员都不惜以身试法,为官商“牵线搭桥”,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辜负了党和人民群众对他们的信任,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他们也都懊悔不已。魏健等人的违纪违法行为给我们纪检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作为纪检人,是权利和腐败的监督者,是党和人民切身利益的守护者,魏健等人代表党和人民监督党的贪污腐败作风,却忘记监督自身,放纵自己,触碰国家法律的底线。

正人必先正己。魏健等人的行为警醒我们,从事监督执纪的队伍,如果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尺,反腐败工作离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一系列纪检干部违纪案件的发生,充分印证了总书记提出谁来监督纪委这一问题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如果只有信任没有监督,那么信任就变成了放任,使得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只有切实加强自我监督,同时将自己置于全党、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央纪委狠抓作风建设,同时也把加强自我监督作为一项重点工作。2014年3月,中央纪委成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专门监督自己人,就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每一位共产党员只有切实做到内外兼修、苦练内功,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与时俱进、高效务实,清正廉洁,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坚守干净干事的清廉本色,才能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执纪者自身绝不能触碰法律红线,监督者自身也绝不能成为监督的死角。

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二

1月3日晚,中纪委继《永远在路上》后的又一部“反腐大片”在习主席的一番话后拉开了帷幕。这次中纪委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篇中详细披露了如何对自己“动刀”。其中有三个主要人物:魏健,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中纪委高官,在办公室被带走调查后一夜白头;罗凯,中纪委第六监察室原副局级纪检监察专员;朱明国,落马时身居广东省政协主席之位。前两个,是长期在中央纪委任职的司局级干部,朱明国则曾长期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

魏健,曾参与过查办薄熙来、戴春宁等重大案件,画面一转,却是他隔着铁栏杆,向我们讲述他是如何一步步从被组织信任的好干部到让同事、让全国人民“大跌眼镜”的阶下囚。镜头久久地从魏健家中抄出的财物上扫过:金佛,玉镯,金条,雕刻过的象牙,成捆的人民币、欧元、美金,以及数不清的银行卡和礼品卡“金额数以千万计”。类似的镜头,也出现在了与朱明国同时被牵连出的原广东省纪委副书记钟世坚家里。“上千瓶酒”,“200多斤虫草”,“好多现金成捆,收了就放在那儿,印章还有90年代的”。而朱明国?镜头虽然只从他老家的豪华别墅一角扫过,但他收受的钱财,则是“1.41亿元,另有9104万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办案人员说罗凯,“金条不是说一根两根,有50克一根的,有100克一根的,累计下来,给他的金条都是以公斤计的”。在他联系的天津,海河边,颇为豪华的“君临天下”大厦,他从开发商手里,以三折的价格,买下了4套房子、2套商铺。涉案金额大到令人咋舌!作为曾经的监督执纪人员,能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其中一定隐含着许多贪腐的方法和权力运行的“逻辑”。

在片中,办案人员给出了答案:“因为背后是职务的影响力。纪委主要的权力是监督执纪问责,这关系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毕竟,纪委是“查别人”的,这一点就会让很多人“紧张”、“害怕”。而罗凯的话相当有代表性:“纪委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各个部门都能联系到,面宽,它又是个监督单位,确实纪委这个干部,就跟过去的监察御史似的,见官大三级”,跟罗凯共同作案的原处级干部申英则说:“这些年,全体纪委干部、整个系统干部的努力,在社会上确实影响很大,尤其对官员的约束力也很大。这样使一些人感觉,他要跟纪委干部熟,可以给当地的干部以压力。”朱明国的话则更直接:“说不好听,人家‘不怕种树的’、‘只怕烧山的’。纪委书记对某一个干部、某一个党员的看法,决定这个人一生至少一段时期内的升迁荣辱。所以一般的领导干部都怕纪委,这是肯定的。”这就是纪检系统出现“灯下黑”、出现内部腐败的最核心逻辑,点出了纪委系统可能存在的最大寻租风险。

还记得篇子的开头习总书记四年前说的那翻话“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纪委确实作出了探索,在之前的机构改革中成立了纪检干部监督室,专门监督“自己人”,此篇就是“清理门户”后的最好诠释;之后,则是密集的制度笼子,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要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严防“灯下黑”。作为一名正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奋斗的“战士”,我深知,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硬在政治品格、履职能力、纪律作风、忠诚担当上,做到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要始终以党和国家的大局为重,没有监督的信任就是放任,没有制约的权力则是危险。始终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方能不辱使命、不忘初心!

专题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三

2017年新年伊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指示,从纪检干部自身作风建设着手,以高标准、高素质要求清理门户,努力打造一支合格、忠诚、受到党组织和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队伍。

纪委,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不属于政府部门。中央纪委是纪律监察部门,不隶属于任何部门,但服从中共中央委员会领导。正因为纪委位置的特殊性,让纪检监察队伍里有些人抱以侥幸心理,贪腐之时窃喜“谁查纪委呀”,甚至幼稚地认为监督别人的人就不会受到监督,直至身陷囹圄才追悔“没人看是祸”。 纪委干部的权力有多大?广东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的想法很有代表性:“说不好听,人家‘不怕种树的’,‘只怕烧山的’。纪委书记对某一个干部、某一个党员的看法,决定这个人一生至少一段时期内的升迁荣辱。所以一般的领导干部都怕纪委,这是肯定的。”云游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和党风政风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这更加鲜明地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信心、恒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篇《严防“灯下黑”》,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其中不乏高层领导干部。魏健,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参与查办过薄熙来案、戴春宁案等多起大案要案,他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通过专题片我们也可以看出,魏健的贪欲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随着他工作的步步高升,主动和他交往的商人朋友渐渐增多,在交往的过程中,目睹一些老板的生活方式,让他的心态一步步失衡,心里一贪念,一念之间原有的心理防线也崩溃了。所以,无论纪监干部还是各级领导干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