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 经典的句子 >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如何创造你的第二份收入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如何创造你的第二份收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W 次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如何创造你的第二份收入

你对生活的掌控权,取决于你的第二份收入

作者:杨熹文

摘自:杨熹文的新浪博客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火的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现在的自己吗?

这句话让多少人羞愧,“我擦,我还是好好工作吧”,也让多少人觉醒,“我比我的老板有能力,为何要做一个帮助他人发财的好员工?”

作为一个热爱折腾的女孩,我在新西兰做过很多份工作,而在做每一份工作的时候,我都有一个情不自禁的习惯:我会把自己放进老板的角色,试想如果我正在掌握一个公司的命运,我会不会让生意如现在一样好,或者比现在更好一些?

起先,我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而后,我又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陷。

一个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然而经营一家公司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不仅要天时地利人和,也要有牺牲自我和愧对家人的准备,更要有赢的力气和输的勇气。这不是所有普通人都可以担负得起的压力,所以我们坐在办公桌的格子间里,猫腰躲过老板的监视,一边刷淘宝一边开小差,“哎,要是能自己掌控这8个小时就好了……”

我想说说我从苦逼打工仔到自由职业者的经历,除了做老板,你也许可以找到掌控人生的其他方式。

我在很多文章里写过,我在新西兰的第一份工作是亚洲超市的收银员,这对一个空降在异国社会底层的大学毕业生,简直是一场心理上的灾难。

我的工作内容是每天十个小时的收银、搬货、打杂,无需要半点智慧,在做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已经受够了老板的压榨和同事之间的攀比。我在每一次午休时躲在一本书的后面,忍受着同事的叽叽咕咕,深知有一天自己是要爆发辞职的,然而我也明白,我租房子的费用、我每晚七点端上桌的食物、我为读书攒着的学费……全都要依仗这每周四才来一次的工资。

有一次经过家附近的中餐馆,发现玻璃上面贴着招工的信息,于是几天后,这成为我的第二份工作,这依旧是一份无需要太多智慧的工作,每晚从超市下班后赶去那里,油腻的后厨和肮脏的碗筷就是我施展才能的全部空间,然而这份工作却得以在又三个月后,让我很牛逼地在一个下午冲进了超市老板的办公室,告诉她“我不干了,我不喜欢这份工作!”

在中餐馆的时候,在餐桌间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更令我感慨,一个人若坚持靠智慧行走,就一定要把自己放在适当的阶层。学识是种很奇怪的东西,你以为它在哪里都有大用处,但是在社会的最底层,你越有学问,越有良心,越有梦想,你就越痛苦。

人一定要尽早在年轻时完成阶梯式成长,所有你没有经历过的工作,都是你往上爬的契机。我开始去寻找“更好”一点的工作,在经历了咖啡馆的面试后,我顺利地参与进了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工作几个月后告别了中餐馆的油烟。

在新西兰第三年的时候,我前后经历了数份工作:超市收银员、中餐馆服务生、奶茶店店员、车库清洁工、背包客栈前台…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是:同时保证有两份工作。在奥克兰的最后一些日子里,我在一家酒吧任职,我的老板待我很好,薪水很高,我已经过上了别人所羡慕的“三年迈进一大步”的生活了,然而我内心并不满足,每天下班后,我开始给网站投稿,那份搁浅的文字梦想成为我的第二份工作。

几个月后我成为有意思吧的签约作者,开始有编辑找我约稿,我白天在酒吧上班,晚上回家写稿,开始形成梦想和生活的良性循环。而在一年之后,我的书得以出版,我从文字中得到收入,我辞掉酒吧的工作,搬到陶朗加,专心创作。

在做一名职业写字人的过程中,我很痛心地发现了一个真相,除非一个人有极大的才华,否则文字很难一直不褪色地走下去。我一边用疯狂的阅读弥补“半路出家”的遗憾,一边开始把微店和清洁生意当做副业。我发现,把文字和生意穿插进生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往往上午还在家中读着欧·亨利笔下的市井人物,下午就要去和书中的那些人物打交道。生意使文字有了内容,文字使生意变得高尚,这样的日子还挺有趣,挺酷炫。

而从这几年的折腾中,我得出的最宝贵的东西,是越来越多的自由,我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如果你想拥有掌控人生的能力,那么无论你在做什么,请永远保持第二份收入。

如果说,你的第一份生活,是必须,那第二份收入,就是选择。

我最近在读《富爸爸,穷爸爸》这一系列的理财书,到了痴迷的程度。作为入门级别的理财书籍,它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罗伯特·清崎和妻子金·清崎从1985年的无家可归到1989年成为百万富翁的转变,这是比一切理财技巧更重要的、“把信念转变为对等物质”的力量。

这套丛书一共有28本,我这周读了4本,确实像大多数网评所说“不是每一本都值得收藏”,这周读的其中2本,我觉得会给想实现财务自由的朋友,带去很大启发。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很适合有野心,想做自己的老板,并且有一些经济基础的朋友。

罗伯特在书中为大家介绍了四种象限(如下图),E代表雇员,B代表企业主,S代表自由职业者,I代表投资人。

罗伯特详细讲述了富爸爸是怎样让自己走上了一条“无需为钱工作”而是“钱在为自己工作”的生活,以及普通人如何改变思维模式,从象限的左边,尽力跳到右边去,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投资人,靠改变观念来实现财务自由。

在《富爸爸年轻享受生活》中,罗伯特则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轴,着重讲述了一个人若想尽早实现生活无忧而需要作出的准备:如何迅速致富,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进行各类投资,哪一种更适合你的现状……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理财的具体实施方案,适合处于工作初期,并且想坚持理财的朋友反复阅读。

在《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中,罗伯特·清崎提出了一个与“第二份收入”相似的观点,“学会在多个象限工作,尤其是一个在左(雇员和自由职业者的象限),一个在右(企业主和投资人的象限),要比仅在一个象限工作好的多。”

我的微信上加了很多读者,有很多都是还未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刚刚进入社会的上班族。我喜欢让自己的一天在别人的热闹中开始,习惯每天早上刷一次朋友圈。我看到很多朋友在学校或工作之余发传单,做家教,做代理,为杂志投稿……我心里感慨,很多美好的事情,就会从这第二份收入开始。

在这条自学理财之路上,我从“富爸爸”中学到的非常关键的一条定律是,学习,必须源于热情。

就像我大学时的专业是英语(国际贸易),前两年只学英文,后两年关乎贸易。当大三时经济学老师在讲台上讲着离岸价的时候,我的灵魂已经不在那了,我对那些数字完全不感兴趣,我趁着老师转身写黑板的间歇,溜出课堂去食堂吃炒面,或者去图书馆读阿加莎·克里斯蒂。每次考试我都会及格,但我并不比那些不及格的同学多知道什么知识,让我及格的,不是能力,而是记忆力。

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毕业之后。

就像当我说“我今年要好好理财”的时候,我是认真的。

我也许过了记忆的最佳年龄,但是对于管理财富的渴求,让我开始接触理财书,让我去请教更聪明的人,让我把本来去找心理医生的费用给了会计,甚至让我好奇去了解一个由5个人起家现在60个人持股的新西兰公司,那里的股票是否值得购买。我对大部分投资信息都听得云里雾里,但有什么东西,正在把我的生活形塑得不一样。

在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里,我看过这样几句话:

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你已经失败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敢,那么你的确不敢

如果你想胜利却又怕不能取得胜利

那么几乎可以断定,你与胜利无缘

……

在我决心要为“理财”这件事倾注一整年的热情时,当我拿起第一本理财书的时候,当我开始研究一家小公司股票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的未来是输是赢,但也许就像伍迪艾伦说的那样,“行动起来,你便成功了90%!”

你,是否也踏出了理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