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 经典的句子 >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28K 次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作者: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00多年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他的代表作《爱弥儿》第一次提出了要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地位,要让儿童像儿童一样地生活,让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他的这种教育观叫做自然主义教育,并且影响了全世界。

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全面继承了卢梭的思想,这个人的哲学思想是实用主义,在儿童教育思想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这对美国、对全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理想的教育是既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关爱,同时又伴之严格的要求,甚至有必要的批评和惩戒。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

中国的父母现在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怎么样爱我的孩子,怎么教育我的孩子。

父母的权威性是一种爱:敢于对孩子说“不”

我认为父母没有权威性就是失败、失职,父母的权威性对儿童是一种保护,也可以说父母的权威性是一种爱。中国父母的权威性在丧失,这个我认为是太值得探讨的事情了。

按照韩国学者的研究,孩子在10岁之前一定要培养起道德智能,10岁之前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最佳教育期。道德智能是什么概念呢?最核心的是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按照文龙鳞教授的分析和建议,孩子在1周岁以前,父母要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时候讲道理没用,饿了就得喂,哭了就得抱。从2到4岁,父母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敢于对孩子说不”。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他(她)能够说300到1500个单词,语言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给他说“不”告诉他这个好可以做,那个不好不可以做,孩子就会建立起辨别是非的规则,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好,要做好孩子。

相当多的父母觉得孩子这么小还要教育吗,孩子骂人、打人,很多父母不仅不制止,还乐,以为这是孩子聪明、长大了的表现,没有这个概念和意识。

中国的早期教育非常落后,0到6岁的教育是最落后的教育。

5到10岁要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我们恰恰在道德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缺失了这个意识。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

中央电视台曾经请我去谈“富二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往往富不过三代。我就说,富不过三代不是一个规律,而是一个怪圈、一个现象,因为世界上富过多代的排行榜上百家,有一个家族甚至上千年一直管理得非常好。很遗憾地说,长盛不衰的家族中几乎没有中国的家族。这和中国的教育有关,中国的家庭很容易溺爱孩子。

比方说,我们做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是最随意的,高兴了就多给,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很少检查。相反美国、日本、韩国父母也给孩子零花钱,给的时间固定,同时父母还要检查孩子是怎么花的。

最典型的例子,美国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家产的富豪叫洛克菲勒,他给他14岁孩子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就是1美元50美分,而且到了周末还得检查花得合理不合理,花得合理奖五美分,花得不合理减五美分。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给孩子这么少的零花钱还有要求,要求零花钱分三份,除自由开支的部分外,20%以上要用来储蓄,20%以上要用来做慈善即储蓄,就给这么点钱还要求有慈善行为。

比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做人要“严”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我觉得这是教育荒废的宣言,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其实把真正的教育忽略了。学习好算什么呀!

我们研究了十年的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儿童教育的成败最重要的标志是能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最根本的。什么是素质?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比方说,见到一个人一定要微笑,一定要诚信,一定要女士优先,一定是习惯的,这些东西多了就是素质。

一定要有读书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守时的习惯等等,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所谓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给他讲做人、人生的道理,怎么对待学业、社会,这是基本的习惯,中国家庭教育在这个方面是很欠缺的。

父母以为孩子只要学习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其实他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自私、很嫉妒别人,没法和别人相处,这样的孩子麻烦大着呢,中国父母现在的问题多就多在这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非常肤浅,比方说什么叫“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存,就是学会生活,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反生活教育,什么都不用管了。

更可怕在哪呢?学业的竞争已经提前到了幼儿园。幼儿过早地接触过多的系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一定意味着把一些更需要学习的素养给排挤掉了。

成长是有规律的,在幼儿的阶段就不应该学习过多的知识,不应该去学数学、作题、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