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创业故事 >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2)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2)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2)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2)

俞敏洪的创业地点在一间只有10平米的破屋,里面有一张破旧的桌子,一把烂椅子以及一堆用毛笔写的小广告,还有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在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他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贴广告。手冻麻了,就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在寒风中喝二锅头贴小广告,此时的俞敏洪显出了一种痞子的狠劲。新东方人都有种电线杆情结,因为新东方就是靠俞敏洪在电线杆上一张张贴广告贴出来的。曾经因为市政建设,有人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他急了,死活不让拆,最后花了7万元才保住了那两根电线杆。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2)

教师出身的俞敏洪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仅靠三招便打下了自己的江山。首先是进行价格战,当时的办学收费基本都在300~400元,俞敏洪只收160元,而且还是在20次免费授课以后,不满意可以不用交钱。其次是推出核心产品,他赖以成名的“红宝书”,也就是《GRE词汇精选》。最后是情感营销,向学生们讲人生哲理,进行成功学式的励志教育,他授课方式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深深地把学生们吸引了。俞敏洪觉得自己的成功和当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的确,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崇拜心理,赢得了他人的信任。

创业者要想成事,要有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痞子精神。然而,事业做大以后,痞子的自由放任必须要向企业家的严谨转变。2000年到2004年是新东方最困难的时期,此时的俞敏洪备受煎熬。他要完成从一个老师转变为一个企业家,并把一班聚义兄弟变为一个管理团队。“这个过程很痛苦。从原来梁山聚义的做事方式变成按部就班、层次分明的做事模式;从原本激情狂热的做事风格变成冷静而有判断力的做事规则。这种改变,需要把自己个性中的一些东西丢掉。”这样的改变对俞敏洪而言并不轻松。这时,外部打击也随之而来,先是“9·11”事件使得赴美签证大幅减少,新东方的留学市场受到很大的影响;紧接着是“非典”袭击,新东方停课四个月,损失上亿元。另外,还有ETS(美国教育考试中心)对新东方偷题的诉讼,为此新东方赔付了600多万。

外患只是暂时的,内忧则有可能致命。他说:“哥儿们义气一起做,做到最后就没有规矩了。”利益、情感和人性纠缠在一起,新东方上演了一出人性搏杀大戏,俞敏洪这个主角在其中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公司做大了,股份如何分?新进入的市场如何分?“创业之初的伙伴们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逐渐产生了利益纠葛。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机制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归属,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新东方三驾马车当中的两驾要脱离组织,王强和徐小平先后向俞敏洪递交辞职书。除此之外,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提出了辞职,要求退股。到了2004年,另外的两大支柱胡敏和江博也出走[]。昔日的“盟友”相继“造反”,眼看着新东方的核心团队就要瓦解。在争斗的同时,这些知识分子型商人开始反思这种痞子精神,开始痛苦地适应商业规则。俞敏洪说:“大家就惊慌失措了,因为我们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商业规则,从来没有学过股份制,连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来拆分这种利益躯体。”王强回忆说:“大家一样痛苦。比如说利益问题,你要分股份,股份该怎么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在谈判桌上来谈这些,彼此间的情感确实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俞敏洪面临的困难,不只是兄弟们“造反”,还有来自妻子和母亲的压力。就像许多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是俞敏洪与他的妻子一起创办起来的。后来,母亲、妻子的姐姐和姐夫都在新东方工作。不只俞敏洪这样,其他的创业元老也这样。后来,俞敏洪为此制定了一个回避原则:直系亲属一律不能在公司工作。

俞敏洪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争斗中,扮演了一个“刘备”的角色。他本人也说:“我比较像刘备,常常用眼泪来赚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不擅长用严格的纪律来限制和管理人才。”他用这种灵活甚至凭感觉的管理方式在新东方内外上下腾挪。因此,外界也评价他不懂管理。俞敏洪说:“我这个人比较仁慈,容得下人。我的柔弱个性在新东方内部起到了黏合作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走向极端。这是新东方没有崩盘的重要原因。”这也正是“刘备”高明的地方,表面柔弱,悲悲戚戚,但是每次预谋都能够达到目标。不管是新东方的股份制构建,还是企业家族色彩的淡化,俞敏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新东方不缺钱,也不需要圈钱。为何还要上市?真实原因之一就是以上问题的延续。俞敏洪希望借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则来规范公司内部,用制度说话,以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与利益纠葛,实现自身的救赎,使企业顺利发展。他坦言:“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上市之后,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更有力。”上市以后,新东方改变了很多。新东方严格按美国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内部管理,制度更健全,如建立了员工投诉信箱和客户投诉信箱等。但是,“做教育”与上市的冲突也凸显出来。“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你要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于它的教学质量,并不在于每年学生增加了多少。”俞敏洪也在努力地寻找着其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