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创业故事 > 从农村青年到全国劳模,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从农村青年到全国劳模,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7W 次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农村青年到全国劳模,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壮大的历史。广大民营企业经营者“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这是习**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企业家群体的殷殷期待。

  国有企业中努力奋斗的农村青年

  我出生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木肯淖农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既无显赫的身世,也无傲人的学历。1986年,我从伊盟财经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棋盘井水泥炼铁厂做会计,一年后调入鄂旗工商银行棋盘井办事处工作。期间,我考入陕西省财经学院金融专科函授大专班学习,1991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回水泥炼铁厂,先后担任主管会计、财务科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1996年4月,公司作为核心企业组建伊盟建材集团后,我被董事会任命为水泥炼铁厂总经理,1999年7月任精诚集团公司总经理。

  在国企担任总经理期间,我以创新、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坚持“三改一加强”,走靠技术改造发展壮大、靠科学管理挖潜提高的企业发展路子,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等手段快速壮大公司实力。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三年来按照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学邯钢、抓管理活动,三年中挖潜增效达1500余万元。当时,业界兴起了“远学邯钢,近学水铁”的做法。1997年,我被评为首届鄂尔多斯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顺势而为的创业历程与艰辛开拓

  2000年,我放弃了无数人艳羡的“铁饭碗”,伴着改革之风选择了自己创业,在仅有几缕沙葱的荒滩上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2000年4月,我迈出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步。按照伊克昭盟委提出的“二次创业”精神,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我成立了鄂托克旗双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棋盘井工业园首批入园企业。当时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有2×13500KVA的电石炉两座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年生产电石5.4万吨,企业资产总额1674万元。

  双欣化工有限公司的创立,既安排了大量的待岗人员,为当地政府减轻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一年后,我又注册成立了鄂尔多斯市新华结晶硅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结晶硅和电石,填补了鄂旗电石与结晶硅行业的空白。

  2000年双欣创业时的第一台电石炉

  经过几年的经营,公司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规,经济效益也算可观,但是,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仅仅依靠资源初级加工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没有煤电一体化的发展,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上技术水平低,更无法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于是,2004年6月,我筹建注册了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煤炭开采、销售,精煤及中煤洗选加工。正丰矿业井田面积4.0633平方公里,开采能力120万吨/年,煤质以肥煤和焦煤为主,是本地区优质焦煤采区,洗煤能力360万吨/年;同年10月,我又出资与鄂尔多斯集团共同建立了鄂尔多斯双欣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400MW煤矸石发电机组,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矸石和洗中煤发电,将煤炭资源就近转换为电能供给下游用电企业。公司年消耗劣质燃煤200余万吨,发电28亿度。煤炭、电力行业的涉足已初步为双欣集团的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

  成长中的自我革新和积极蜕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07年11月15日,我正式组建了内蒙古双欣集团,将原有的单一产品竞争提升为产业链竞争,在企业的结构调整、综合能力提升、规模经济的实现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后续的两年时间,我依托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园区经济优势,先后在园区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双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唯一PVA完整产业链企业。

  2009年9月开始启用的双欣集团办公大楼

  值此今日,双欣集团已从单一的电石产业形成“以煤炭、电力为基础,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并打造了国内唯一的以“矿石/煤炭-电力/电石-乙炔/醋酸乙烯(VAC)-聚乙烯醇(PVA)-特种纤维/VAE乳胶粉/PVB等”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实现了我国煤炭资源向高端产品PVA、特种纤维等精细化工产业转化“零”的突破。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把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2012年10月,立足公司已经拥有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投资成立了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院现有员工2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5人,具有高级职称3人,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及其产业链相关产品、活性炭、“三废”综合处理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为PVA、PVA纤维及活性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进行技术引进及产学研合作,为集团产业链提供信息情报等。

  2009年开始建设的双欣PVA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目前是全国唯一PVA完整产业链企业

  经过几年发展,研究院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二十余项,申请专利35项,已授权27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0余篇。2012年由我主导研发的“3万吨特种纤维产业化项目”产出合格纤维丝,该项目作为公司自主研发的PVA下游高端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列为“重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示范项目,不仅实现了我国在高强高模纤维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而且每年可新增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积极担当与事业同步的社会使命

  2015年,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倍感荣幸,劳动模范这份荣誉不仅仅是对我个人奋斗历程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期盼。我会倍加珍惜“全国劳动模范”这个称号,以此来鞭策、激励自己,以更高的热情发挥带动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做更大的贡献。

  吃水不忘打井人。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及集团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我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越来越强。在我眼中,回报社会是企业始终如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觉得,一个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近年来,我为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已达5000余万元。为响应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东西部盟市对口支援的号召,出资1500万元支持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农产品深加工就地转化项目,出资500多万元支持**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从2002年出资1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开始,我先后出资成立了木肯淖扶贫奖励助学基金、鄂托克旗教育基金会(基金规模已达到1000万元)和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教学环境和家庭困难学生上学。多年来,我累计为教育事业捐资助学2000多万元。同时还每年拿出不低于200个工作岗位,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共安置就业5985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在我看来,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员工的付出与努力,企业发展既要做到与合作伙伴双赢,也要与职工成长双赢。在我心中,回报职工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关系管理。“高薪与才能同等重要”是公司“四个同等重要”的其中之一。双欣公司的员工收入水平一直处于同行业偏上水平,且职工工资增幅仍然每年保持在10%以上,确保职工报酬随企业发展“水涨船高”。为满足新入职大学生的住房需求,公司在园区配套建设了廉租房和职工家属区。

  遵章纳税、诚信经营是我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实践感悟。企业创立18年来,已累计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上缴税费43.33亿元,特别是在2012年以来,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公司6年仍然累计缴纳税费33.26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各项建设,带动了鄂托克旗经济的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新愿景

  回首18年艰苦创业历程中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凝聚着每个双欣人呕心沥血、勤勉敬业和奋力开拓的实践,正是因为把生命、青春、热血、行动、理想融入到了企业,才带领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使企业发展的步子越走越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说18年前的我幸运地遇到“冰河解冻”期,那么今天的我,则更有机会在大河中行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的机遇。高质量发展,本质就是创新;企业的发展,核心同样是创新,两者不谋而合。如何在企业发展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时代都在呼唤我们去探索新的发展路子。也正因此,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期待我们去探索新的更好的民营企业发展道路。

  回顾40年改革史,民营企业的成功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段佳话。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的改革必将书写新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