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创业故事 > 梦想让我与众不同

梦想让我与众不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03K 次

2004年12月15日晚7点,管理学院一场特优生报告会在东九楼举行。

梦想让我与众不同

6:59分,从前门走进来一个青年,他就是演讲的嘉宾之一——叶昭松。

个子不高的叶昭松在人群中并不是很抢眼,浓黑眉毛下那双深邃的眼睛犹如黑夜中熠熠闪亮的星。初次见面,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随和的笑容。他是管理学院物流管理01级的一名学生,现已被保送为北京大学IT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碰壁——反思——进步

旁人眼里,叶昭松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但今天的成绩却来之不易。

刚进大学,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对大学充满好奇与想象。满腔热情的他积极地参加了年级学生会的竞选,但是却失望地落选。一次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校学生会的招新他又迎头而上,再一次的落选给了他沉重一击。是自己真的不行吗?是自己真的能力不够吗?他开始静心反思。既然工作上得不到发展就从学业上来证明自己,他开始专注于学习,成为课堂上的活跃分子,提出的刁钻问题让老师都难以招架。同时他还担任了班里的体育委员一职。虽然官小,但仍然尽心尽力搞好班里的活动,就在这些小事中他强烈的责任感和出众的组织能力不断展现。时值校运会,他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比赛,忙前忙后。场下的他流的汗并不比场上运动员的少,真心诚意地做事赢得了同学们和辅导员的信赖。大一下学期,他就得到了入选年级学生会主席的机会,但他考虑再三,决定量力而行,选择了学生会副主席一职。

初次参加挑战杯组队面试时他不被师兄师姐们看好,被刷了下来,但他没有放弃。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参与进去,“先要认可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于是再次打电话找到负责人,恳请加入他们的团队。那位师兄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了他的请求。也许是对他的考验,进入团队后他只是做最基本的工作:扫地,倒垃圾,收集资料,打印文稿……但他并不灰心,做好这些琐事的同时有效地利用这个机会向队友学习,他的能力与知识储备不断得到提升,这些都为他后来建立“管理创新与创业基地”打下了基础。

激情创业,提升自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管理者不是念书念出来的,如果能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创业的环境,让大家能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一些实实在在的创业,那样才能真正锻炼大家的能力。于是他向院里申请建立“管理创新与创业基地”,院里很支持。经过一番挑选,二十多位优秀本科生加入了这个团体。在后来的湖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基地出炉了两份创业计划书:《梧桐雨商业计划书》、《电磁炉专用陶瓷锅》。可喜的是,这两份计划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

叶婆娑,雨玲珑,梧桐晓月清风……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旁的梧桐树下,空气中常弥漫着一股醇厚的咖啡香气。循着香味的来路,抬眼便会看到树影下的“梧桐雨”。“梧桐雨”是完全由在校大学生管理团队创立的休闲文化会所。这个管理团队由4名MBA和1名本科生组成,而叶昭松就是其中唯一的本科生。“参加两次创业计划大赛,听五次创业课堂的课,不如实际操作一次来得真实。”

叶昭松是如何加入“梧桐雨”创业的?这还得从学校“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说起。

创业计划大赛的宗旨是希望不同专业的学生能走到一起,实现学科的交叉运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校内竞赛的胜出者将被推荐参加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要参加比赛,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他想过自己组队,但是管院已经有一支创业团队,这样管院的力量就会被分散,而两个声音合在一起会更响。于是他找到MBA联合会副主席,谈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师兄们的认同,如愿以偿地成为5人创业团队的一员。5个人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调研了市场之后,决定以餐饮业为发展的方向,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幽、静、雅、诗的休闲场所!

基于团队的合作和MBA的经验,计划书做得很成功。学校决定将这个计划书付诸实践,让学生自主经营,真正实现“大学生创业”。樊明武院士还亲自为这个休闲场所起名为“梧桐雨”。

撰写计划书还只是纸上谈兵,而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他们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相互鼓励,彼此感动。

叶昭松担任学生工作时组织过不少活动,擅长策划。在这个团队中,他负责市场的定位和开发。他对市场比较敏感,队友们也觉得他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如何让“梧桐雨”区别于校外的咖啡厅,突出校园文化,打开校内市场,这是他工作的重点。“英语服务区”、“主题沙龙”、“咖啡与茶文化”、“DIY”……丰富的活动、优质的服务方式树立了“梧桐雨”在师生中良好的口碑。

“‘梧桐雨’是我学习锻炼的一个平台,我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里……”当“梧桐雨”的经营进入正轨之后,他又开始了另一次的尝试——在校内创立“中国旅行社”。对他来说,旅行社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组织旅游团,将会碰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危机,但是从事不一样的工作又能培养另一种思路。为了打好2004年“十一”黄金周这一仗,“十一”前期他和他的队友们连夜赶制了大量海报、宣传单张,以最优惠的价格赢得了客源。虽然这次的尝试在经济上没得到什么回报,但是在经验上却是个赢家。

“经历了每一个阶段,踏入过不同的领域,对于管理我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了。”叶昭松的创业之路还在继续,目前他加入了另外一个团队,创办了新华泰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物流、战略等经营方案。

找好定位,学习是第一要务

当“诗与歌”离我们远去,“商品经济”渐入校园,“创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梦想时,叶昭松是怎样看待学业的呢?“创业固然能训练人系统的思维,但是不能盲目创业。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创业,包括做学生工作之前,要分析自己的能力范围,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做一些事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我的学习和工作不能两手抓,我会选择学习。如果学习搞不好,做工作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实际创造的可能性。”

在那段最忙的日子里,他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了三份,1/3用于学习,1/3用于“梧桐雨”,1/3用于创业基地。他明白,自己的学习时间没有别人多,就要在课堂上比别人学到更多的东西。他从不逃课,上课时认真听讲,思维快速运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效利用了课堂时间。所以虽然工作很忙,他的学习一点也没落下。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学习搞好了,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是锦上添花,否则只是雕虫小技。他出色的学习和工作得到了肯定,院三好学生、校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宝钢奖学金获得者……各种荣誉接踵而至。2004年,他以加权成绩97.5分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大学读研。“我现在面前有很好的项目,很好的机会,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构建起属于我自己的事业,我有这样的信心。但是我现在能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去学习,我觉得自己应该有所选择,珍惜继续深造的机会。”

以真实的自己对待别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总是以真实的自己与别人相处。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真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工作时他也许认真得有些严肃,但是生活中的他就是一个sunny boy,爱笑,爱踢球,有点闲暇就看看电影。

当执着地追寻自己创业梦时,他意识到自己的作息时间已经不能和室友们吻合,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正常休息,他搬出了寝室。“待人真诚,不拘小节”“思想来自内心,在工作中才华横溢”“好学,做人比较有原则,很活跃”这些是同事、同学对他的评价。

对于人生,他有着明确的定位和追求的目标,那就是拥有自己的企业,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挑战自我,创意未来;吾尽吾志,而无悔”,这是他的座右铭。

红叶伴风儿起舞,梧桐听细雨叮咚,他即将告别梧桐雨,告别这洒满了记忆的校园,相信他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